- ·防城港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东兴市东兴镇大清国一号界碑(竹山一号界碑)
- ·京岛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金滩鸟瞰图
- ·胡志明亭
- ·江山半岛
- ·东兴旅游景点之一: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 ·东兴景区:南山冲皇沟
- ·百业东兴·红木社区(AAA级景区)
- ·京岛风景名胜区
- ·东兴城区
- ·东兴京族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与非遗馆“三馆合一”
- ·东兴市陈公馆景区(陈济棠故居)
- ·东兴市交东小渔村变旅游村
- ·傍山面海,美丽交东
- ·东兴屏峰雨林公园 适合全家玩的景区
- ·七彩贝丘湾海上红树林,海上做一天“海豪”吧
- ·屏峰雨林公园
- ·东兴市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 ·万尾金滩
- ·京族三岛能保持原生态
- ·东兴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 ·东兴市江那鸳鸯潭风景区
- ·广西拟建胡志明小道等中越跨国旅游景区
- ·东兴市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概况
- ·东兴不老峰石斛生态种植园
- ·东兴竹山景区“寇井”的故事
- ·河洲生态旅游村
- ·三圣宫
- ·大清国1号界碑吸引众多游客、学生等前来参观
- ·广西东兴有什么便宜好玩的旅游景点?
中越北仑河大桥
中越北仑河大桥
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只隔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界——北仑河,按两国协定,河界不设分界标志,而以水深为界。东兴人说,有河就有桥,桥通万事兴。在东兴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里,国门与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联合体”。现在看到的这座气贯长虹的北仑河大桥,是中越双方在北仑河建桥的第三次合作。也许有人问,中越北仑河建桥,有过一段怎样的历史?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沿着时空的走廊,追溯那段早已尘封的历史——北仑河上的第一座桥是铁桥。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中、法两国兴建贯通东兴与芒街的北仑河铁桥,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竣工。因为当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芒街经济比较繁荣,铁桥修通后,这种畸形的繁荣便迅速辐射到东兴,以至于二十世纪30年代,东兴呈现出极盛一时的繁荣,沿着桥头两翼延伸到中山街,和平一条街,法式建筑连成几条街,街道路面铺设的是青石板,沿街大小商号、金铺钱庄、茶楼烟馆、赌场妓院,争先恐后开张揽客。东兴的“小香港”之称由此而来。
北仑河上的第二座桥是由我国兴建的。1957年11月17日,我国拆除了难以承受的破旧铁桥,动工兴建当时象征两国人民友谊的“北仑河友谊大桥”,桥长111米,5孔,每孔跨22.2米,桥墩用花岗岩石料砌成,桥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净空7米。行人道1.5米,投资额28.2万元。次年5月25号竣工,双方边民参加了通车典礼。
1960年秋,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到当时属广东省辖的东兴观察,亲临北仑河友谊大桥,驻足国门良久的陶书记,凝视着大桥两端两国国门上方迎风招展的国旗,意味深长地说:“把桥改为‘中越友谊大桥’吧。”言毕,欣然提笔命名。1979年3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桥越方桥段倍炸断。滔滔的北仑河,见证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北仑河上的第三次建桥是在中越恢复正常邦交关系后的1993年,经两国协商,共同出资,于1994年4月17号建成并正式通车。新大桥全长111米,桥中间有一条红色斑马线,这条斑马线既是中越大桥的管理线,也是两国领土的分界线。徘徊于这一条斑马线,就会亲身体验到“跨一步就出国,退一步就回家”。
如今的中越北仑河大桥时一条国际贸易、国际运输、跨国旅游的大通道。每天成千上万的人潮车流从桥的两头交汇而过,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摩肩接踵。旅游、商务、公务、探亲访友者川流不息。商机、信息、物流、金融流在这里汇聚集散,开放的中越北仑河大桥正敞开她博大的胸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