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www.bianguan.net 2025-4-25 11:52:45 景区专栏:客服中心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大清国钦州界五号界碑,是东兴口岸景区的一张历史名片。一个凝重的话题,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与法国于天津签订了《中法越南条约》,条约中清政府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之后,中法双方派员勘定边界事宜。东兴、防城与越南边界大部分地段以河为界(全长150公里),少部分以山岭为界(约50公里),北仑河口至垌中的北冈隘上(与广西宁明地界衔接),全长200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立碑1—33号。以山岭为界则双方共立一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越”(即越南),陆界一步进退则进入异国领地。

第一次历经五年的交涉,于1890年4月14日(即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六日)由钦州知州李受彤与法国四画官拉巴第共同签署《广东越南第一图界约》,始将竹山北仑河口至嘉隆(今防城区那垌乡嘉隆村)一带河界立石定约,按顺序编号第一至第十号碑,竹山则为第一号碑,这一块是第五号。至于立至第三十三号,则在三年之后。界河立碑与山岭立碑不同,以河为界所立的碑并非立在河中,而是立于岸上,立在岸上的界碑,单面刻字,昭示着外面的水城还有一部分是我们的国土,这就是以河道为界和以陆地为界划定立碑的区别所在。一道河水隔开,则成为两国公民自觉遵从的界线。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它让我们看到了立国自强的脉络跳动,听到了爱国护边的雷霆万钧。人以国兴为荣,猴以树倒为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正是你我心中最大的愿望吗?

本文来源于:广西东兴边关国际旅行社,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