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萃军将领冯兆金
- ·钦州民间谚语
- ·在钦州过了那么多次伏波庙会,但是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 ·钦州“海妹仔”蜕变“白天鹅”
- ·白石水式装起义首领张世聪
- ·王茁又获广西女性书画展一等奖
- ·钦州民间童谣
- ·冬季旅游需要哪些措施来为保证安全和健康加分呢?
- ·钦州礼仪习俗—建房
- ·钦州民间艺术 钦南采茶戏
- ·钦州礼仪习俗—生育
- ·走亲戚(钦州过年习俗)
- ·钦州礼仪习俗—丧葬
- ·钦州民间艺术—元宵闹花灯
- ·钦州:二月二 民俗舞狮为民祈福
- ·钦州历代乡贤简介——唐鲤
- ·钦州民间体育—舞狮舞龙
- ·钦州灵山丰塘川心村欢度十八炮
- ·话说——钦州结婚习俗
- ·钦州城奠基人徐的
- ·辛亥革命名将黄明堂
- ·世界冠军于洋钦城挥拍
- ·林希元在钦州
- ·钦州坭兴陶
- ·纪念伏波将军马援 重建海上丝绸之路
- ·钦州礼仪习俗—寿庆
- ·钦州村医人大代表余献山
- ·钦州的传统节日
- ·谏议大夫宁原悌
- ·古代传说的三婆娘娘
冯子材与钦州教育
www.bianguan.net 2015-1-9 9:32:56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抗法英雄冯子材,一生戎倥偬,但却不忘桑梓教育事业。其关心支持地方教育、造福社会之事,至今传为美谈。
钦州,历史悠久,但地处天涯,离京万里,过去经济文化落后。在科举时代,钦州士子攀登仕途阶梯,则需到外府治应试。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冯子材大败法军,取得了震撼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受到清廷嘉奖。冯子材晋京面圣,渴拜中答慈禧太后的询问,同时申奏了钦州人每科赴廉州拉考的艰辛情况,提出在钦州设立考场开科的请求。清廷念子材抗法有功,准予所请。惟查钦州仅辖钦县,人口和钱粮都不足开科考试规定的数额,乃饬两广总督谭麟徵下谕扎,把灵山的青塘、菩堤、秋风、搏莪四个练拨给钦县管辖;另把钦县西南边区的两个司设量防城县;把钦州升为直隶州,辖钦县、防城两个县。凑足规定的人口数和钱粮数,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在钦州贡院、大较场分别考试文武生员。
钦州有了考场,为地方选拔人才提供了方便,但每科所给钦州取士的名额数量不多。州庠生章正枢,在拜会冯子材时提出:“每期考试举士,朝廷只规定钦州18名名额,请宫保大人申奏,多加录取为幸。”于是,冯子村又向清廷提出增加录取名额的请求。结果,得到批准。从此,钦州举士从原来每科录取18名增加到36名。
冯子材的襄理文牍方凤元向子材提出,在小董建立书院,课育士子,培盲人才,造福社会。此建议立即得到冯子材的大力支持,并即命方风元专董募捐建院之事。于是方凤元奔走于各地,发动乡绅、富户、富商、村民捐款捐谷,建院兴学。前后共筹得稻谷3800大斗,经过多方努力,在小董建成了铜鱼书院。嗣后,铜鱼书院对课育士子、造就人才发挥共应有作用。
钦州,历史悠久,但地处天涯,离京万里,过去经济文化落后。在科举时代,钦州士子攀登仕途阶梯,则需到外府治应试。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冯子材大败法军,取得了震撼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受到清廷嘉奖。冯子材晋京面圣,渴拜中答慈禧太后的询问,同时申奏了钦州人每科赴廉州拉考的艰辛情况,提出在钦州设立考场开科的请求。清廷念子材抗法有功,准予所请。惟查钦州仅辖钦县,人口和钱粮都不足开科考试规定的数额,乃饬两广总督谭麟徵下谕扎,把灵山的青塘、菩堤、秋风、搏莪四个练拨给钦县管辖;另把钦县西南边区的两个司设量防城县;把钦州升为直隶州,辖钦县、防城两个县。凑足规定的人口数和钱粮数,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在钦州贡院、大较场分别考试文武生员。
钦州有了考场,为地方选拔人才提供了方便,但每科所给钦州取士的名额数量不多。州庠生章正枢,在拜会冯子材时提出:“每期考试举士,朝廷只规定钦州18名名额,请宫保大人申奏,多加录取为幸。”于是,冯子村又向清廷提出增加录取名额的请求。结果,得到批准。从此,钦州举士从原来每科录取18名增加到36名。
冯子材的襄理文牍方凤元向子材提出,在小董建立书院,课育士子,培盲人才,造福社会。此建议立即得到冯子材的大力支持,并即命方风元专董募捐建院之事。于是方凤元奔走于各地,发动乡绅、富户、富商、村民捐款捐谷,建院兴学。前后共筹得稻谷3800大斗,经过多方努力,在小董建成了铜鱼书院。嗣后,铜鱼书院对课育士子、造就人才发挥共应有作用。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钦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