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浦北岭头节
- ·钦州民间艺术—剪纸
- ·钦州生活习俗—发型和首饰
- ·钦州民俗节日 跳岭头节
- ·古代传说的三婆娘娘
- ·王茁又获广西女性书画展一等奖
- ·翻阅古越州——“浦北探秘”之二
- ·钦州民间艺术-采茶戏
- ·钦州民间艺术—元宵闹花灯
- ·钦州民俗节日 三娘湾观潮节
- ·钦州浦北民俗节日 许福节
- ·钦州的称呼习惯
- ·泥兴创始人黎昶春与黎昶昭
- ·钦州俗语歌谣(记忆)
- ·钦州的传统节日
- ·钦州草蛇(禾草蛇)-----人民的智慧
- ·钦州民间曲艺 竹马
- ·钦州明星经纪给力钦州
- ·钦州礼仪习俗—建房
- ·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罗延
- ·在钦州过了那么多次伏波庙会,但是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 ·辛亥革命名将黄明堂
- ·钦州的传统节日
- ·红军团长—利松
- ·烟墩村村擂大鼓,鼓声阵阵贺新春
- ·钦州民间艺术 烟墩大鼓
- ·钦州“莪术王”施显全
- ·钦州民间谚语
- ·钦州礼仪习俗—婚嫁
- ·林希元在钦州
话说将军楼
我喜爱与钦州港隔海相望的龙门港镇,那里不仅有让人垂涎欲滴的海鲜美食,更有的是旖旎的滨海风光和“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
钦南区龙门港镇,土地面积12.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000余人,辖有东南西北村,当地居民主要以捕鱼和养殖为生。龙门岛地理位置独特,自古就是边关重地,它扼守住北部湾进入茅尾海、钦州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虎踞龙盘大海中,潮来到处海门通。”龙门岛上至今仍保存有清代修筑的炮台遗址和民国时期修建的 “将军楼”。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多次到过此楼,也多次登楼望远。每次登上倚山傍海的将军楼顶,极目远眺,毫不费力地将百里海域尽收眼底。俯瞰龙门海,感受的只有两种颜色——蓝和绿。这是多么欢畅淋漓的蓝、痛痛快快的绿!绿的树、绿的藤、绿的草、绿的叶、绿的山、绿的呼喊:蓝的波、蓝的影、蓝的雾、蓝的笑、蓝的啸、蓝的浩荡。这个时候,龙门海像一个幸福的新娘:七十二泾的一座座山峦、礁石,是她湛蓝的婚纱上缀满的一颗颗绿宝石,而海边的红树林,则是新娘绿莹莹的项链,因而,龙门海是年轻的,是妖媚的,是活泼的,是灵动的新娘。于是,绿波随风起舞,踏浪而歌
若将目光拉回到脚下,一种安逸温馨的情绪也会漫上心头:修船的渔夫,补网的渔妇,敲蚝蛎的渔妹,还有屁颠屁颠来回奔走的渔童,人来人往,吆喝声、笑声夹杂着含着龙门特色的官话(近似于柳州话,是过去龙门当官的人在正式场合的通用语言,现为普通龙门人生活中的常用语言),热闹非凡。
在将军楼上看日出,是不错的选择。海平面上的日出是最壮观的日出,当太阳刚跃出海面时,头顶上的白云被金边染得红红的,组成美丽的朝霞,慢慢地,一条又一条的金边出现了,远方的云朵发出金黄色的光芒,突然一小块太阳蹦出了云层的海平面,远边的海水反射出刺眼的金光,然后,在短短几秒的时间内,大阳一点一点地跳出海面,直至整个海面都染得金壁辉煌。而此时的海面,蓝得一塌糊涂,直让人感觉进入了仙境一般。
将军楼下的夜境也非同一般:百千张渔船首尾相接静静地泊在漆黑的港湾中,夜的海湾像张巨大的摇床,停泊的夜船如海之子般静静地卧着,海浪轻轻地摇着船弦,如母亲温柔的手:海风和着潮退潮涨的声音一如母亲呢喃的夜歌,哄着入睡的婴儿。更有一声两声娇儿的啼哭、男人的鼾声和女人的梦呓时不时从夜船中传出,一切都是那样的温情。
说起将军楼,不得不提到民国海军将领申葆藩。他留下的这座占据龙门最高点的建筑,给龙门港这个边陲小镇增添了一段美丽的往事。
申葆藩是钦州人,据传,他1877年诞生在龙门一个星相师的家里,父亲终日在外奔波谋生,男孩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在两岁时,母亲撒手人寰后,他便被同乡中一个叫申四公的人收养,取名申葆藩。长大后,他选择了追随当时的广西军阀陆荣廷征战两广,由于战功赫赫,官至广东江防司令:后来在一段时间追随孙中山,官至革命军广东司令官:再后来他追随陈炯明反对孙中山,官至八属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成了人们眼中的将军。
1919年,申谍藩回到家乡龙门,他以将军的天性和星相师后代独有的眼光,选择在位于钦州南部25公里、龙门东南靠海一个高高的山坡顶上建一幢楼,建一幢方方正正三层楼高的洋楼。见多识广的申葆藩,从香港运来一流的建材,从广州市请来一流的建筑设计师,从合浦请来一流的工匠,他要把这洋楼建成龙门最高最坚实的楼。洋楼终于建好,很宽很大也很气派: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房子建好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慢慢地称之为将军楼,可能因为主人是人们眼中的将军,也可能解放后这里是龙门海军司令部所在地的缘故吧。
申葆藩为什么要在这高高的山坡顶上建这房子,其中原因己经不得而知,留下的只有种种猜测:是因为他迷信 “鲤鱼跳龙门”这句话,他要让世人知道,龙门的最高点是他家,他的家人就是跳过龙门的人么?还是因为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让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要保这一方的平安?实际上,这三层高的楼房凭借三面陡峭的绝高地势,再加上楼顶四角设置的炮楼,内可防乱贼,外可控龙门百里海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
申葆藩修造这楼的目的已经无从探究,但他是对的,即使到了今天,将军楼仍是龙门的最高点。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险要的地势和四角的炮楼并未能让将军楼保一方平安。他死后十年的1939年,将军楼因其地势的显要,在日军登陆龙门岛时竟成了鬼子主要的攻击目标,楼上的砖墙今天依然可见当年的弹痕。他眼中可控百里海域的将军楼,在日军数十艘登陆艇、快艇、各种炮艇、大军舰和飞机的面前,竞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日军仅花了半天的时间就攻破了龙门,攻破了将军楼。
又过十年,当解放的钟声敲响,将军楼因其地势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人民海军驻龙门司令部,将军楼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将军楼,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随看时间的变迁,如今的龙门港己经由一个军事要地变成了渔业繁荣、景色秀丽的民间乐园。这里己开发为海水养殖基地,蓝色海面上的网箱和蚝排一排连着一排,俨然一条条浮游在水面上的巨龙,场面壮观。网箱中养殖着珍贵的石斑鱼、鲈鱼,蚝排里吊着的是金珠般的串串大蚝,钦州市场上的鲈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有不少就是这里养殖的。从这里往东遥望,不远处的钦州港己初具规模,繁忙的施工工地和进进出出的巨轮昭示着,孙中山先生眼里的南方大港呼之欲出……
而将军楼的岗亭早己人去楼空,历经数十年的凤风雨雨,尤其是近十年来的人为破坏和缺少维护。这幢名震一方的小楼早已呈现出一片破败的景象,只剩下断墙残垣和满地碎砖了,只有残存的射击孔在提醒着我,这幢小楼以前的不一般。
经历近百年历史的将军楼,现在己破损严重,登上此楼,也只能是踩看摇摇欲坠的楼梯。这是岁月的使然。
历史就这样褪去鲜艳,荡涤浮华,蚀磨时空,让想象占据心灵。将军楼,没有粉饰,只有斑剥:没有色彩,只有单调:没有喧嚣,只有宁静。荡涤浮华之后,它给人古老、质朴、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