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民间习俗-奇异的防城港食俗
- ·壮族习俗
- ·探寻防城港市江山半岛千年古运河
- ·防城港港口历史湮没的古埠
- ·广西评旅游“必购”商品 七百多种精美商品壮味浓
- ·回家! 2018春运大幕开启
- ·广西壮族的婚礼习俗
- ·婚之日,在瑶家
- ·防城港上思举办瑶族婚礼实景演绎活动
- ·防城港上思民俗斗鸡庆新春
- ·防城港民族风情
- ·上思十万大山传统瑶族婚礼实景演绎 瑶族婚礼
- ·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 ·上思瑶寨及瑶族风情
- ·防城港 东兴市京族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 ·为周一波“脱光”点赞
- ·防城港市那坡壮族端午节
- ·刘永福 援越抗法
- ·水声花影,我歌且谣
- ·防城港名优土特产
- ·娶个越南新娘 跨国婚姻能幸福吗?
- ·黄喜雄和他的砧板陀螺
- ·茅岭双黄蛋
- ·“三月三”公众假日第一天各族同胞打起陀螺唱起歌
- ·金花茶
- ·防城港民族风情
- ·防城港人文民俗
- ·上思壮族的“契认”习俗
- ·东兴市中越边境旅游节 每年10月28日至30日
- ·跨国旅游线路三天两晚游
防城港民族风情
www.bianguan.net 2014-7-8 13:51:45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防城港有京、瑶、壮、汉等民族,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粤语、壮语、客家语、瑶语、京语等。防城港各民族间如兄如弟、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祖国南方边疆这一块美丽的土地。
瑶族:自称“勉”、“金门”等。市辖区的瑶族有“板瑶”和“花头瑶”两种,来十万大山区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
瑶族的恋爱、社交较为自由,男女青年相会,常对歌叙情,感情深者,即抛绣球或抢取对方随身物品作定情之物。结婚之时,迎亲者要与女方主婚人或请来的客人对歌。新娘离家时,由兄长或舅父 从堂屋背出门后步行去新郎家。
京族: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85年定名为京族。京族是十五世纪后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后来逐渐向万尾、山心、潭吉和江平镇附近发展。使用京语,其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有定论。他们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所信仰的神多与海洋有关。现市辖区内有京族1.2288万人。
京族的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万尾岛的渔业又以拉大网捕鱼为主。京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迎亲,一般情况都是女方用红布横过路面设三道“关卡”,互相对歌男方对赢了歌才能逐一撤去“关卡”,接走新娘。京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是“独弦琴”,往往在夜幕降临时,人们便聚在一起聆听优美的琴声,直到夜阑更深才兴尽而散。他们还爱吃传统风味食品鲶汁(鱼露)和风吹豆。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唱哈节”(万尾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是八月初一,山心是八月初十,红坎是正月十五日),节日一到,男女老少云集“哈亭”(专供唱歌的亭子)举行活动,几天几夜才散。
汉族:散居于市辖区内各地,语言为本地白话(属粤语类)和客家话。风俗习惯与附近县市的汉族大同小异。
壮族:自称“布状”、“布侬”等。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由中国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其到上思、防城一带居住的历史较久远,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如“三月三”歌节、“跳岭头”等活动,都很有特色。现市辖区内壮族人口有28.7207万人。
防城港市也是广西的著名侨乡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防城这个地方的人赴越南定居,之后,历代均有人移居海外。全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约34万多人,其中国外华侨18万多人,华人世家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地区最多。
定居在市内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也有28万多人,其中归侨5万多人,侨眷19万多人,港澳台眷属4万多人;分布在市内三区一县,以防城区、东兴区为多。他们与海外亲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瑶族:自称“勉”、“金门”等。市辖区的瑶族有“板瑶”和“花头瑶”两种,来十万大山区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
瑶族的恋爱、社交较为自由,男女青年相会,常对歌叙情,感情深者,即抛绣球或抢取对方随身物品作定情之物。结婚之时,迎亲者要与女方主婚人或请来的客人对歌。新娘离家时,由兄长或舅父 从堂屋背出门后步行去新郎家。
京族: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85年定名为京族。京族是十五世纪后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后来逐渐向万尾、山心、潭吉和江平镇附近发展。使用京语,其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有定论。他们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所信仰的神多与海洋有关。现市辖区内有京族1.2288万人。
京族的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万尾岛的渔业又以拉大网捕鱼为主。京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迎亲,一般情况都是女方用红布横过路面设三道“关卡”,互相对歌男方对赢了歌才能逐一撤去“关卡”,接走新娘。京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是“独弦琴”,往往在夜幕降临时,人们便聚在一起聆听优美的琴声,直到夜阑更深才兴尽而散。他们还爱吃传统风味食品鲶汁(鱼露)和风吹豆。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唱哈节”(万尾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是八月初一,山心是八月初十,红坎是正月十五日),节日一到,男女老少云集“哈亭”(专供唱歌的亭子)举行活动,几天几夜才散。
汉族:散居于市辖区内各地,语言为本地白话(属粤语类)和客家话。风俗习惯与附近县市的汉族大同小异。
壮族:自称“布状”、“布侬”等。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由中国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其到上思、防城一带居住的历史较久远,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如“三月三”歌节、“跳岭头”等活动,都很有特色。现市辖区内壮族人口有28.7207万人。
防城港市也是广西的著名侨乡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防城这个地方的人赴越南定居,之后,历代均有人移居海外。全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约34万多人,其中国外华侨18万多人,华人世家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地区最多。
定居在市内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也有28万多人,其中归侨5万多人,侨眷19万多人,港澳台眷属4万多人;分布在市内三区一县,以防城区、东兴区为多。他们与海外亲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