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之日,在瑶家
- ·防城港名优土特产
- ·娶个越南新娘 跨国婚姻能幸福吗?
- ·广西防城港上思县过年习俗
- ·茅岭双黄蛋
- ·探寻防城港市江山半岛千年古运河
- ·广西壮族的婚礼习俗
- ·防城港人文民俗
- ·东兴传统风俗习惯
- ·防城港港口历史湮没的古埠
- ·防城港民族风情
- ·防城港 东兴市京族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 ·金花茶
- ·防城港上思民俗斗鸡庆新春
- ·民间习俗-奇异的防城港食俗
- ·广西评旅游“必购”商品 七百多种精美商品壮味浓
- ·上思瑶寨及瑶族风情
- ·防城港市那坡壮族端午节
- ·上思十万大山传统瑶族婚礼实景演绎 瑶族婚礼
- ·上思壮族的“契认”习俗
- ·黄喜雄和他的砧板陀螺
- ·东兴市中越边境旅游节 每年10月28日至30日
- ·“三月三”公众假日第一天各族同胞打起陀螺唱起歌
- ·牛腹闹春鼓
- ·壮族习俗
- ·防城港上思举办瑶族婚礼实景演绎活动
- ·防城港民族风情
- ·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 ·防城港人文风俗
- ·为周一波“脱光”点赞
防城港民族风情
www.bianguan.net 2014-7-8 13:51:45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防城港有京、瑶、壮、汉等民族,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粤语、壮语、客家语、瑶语、京语等。防城港各民族间如兄如弟、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祖国南方边疆这一块美丽的土地。
瑶族:自称“勉”、“金门”等。市辖区的瑶族有“板瑶”和“花头瑶”两种,来十万大山区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
瑶族的恋爱、社交较为自由,男女青年相会,常对歌叙情,感情深者,即抛绣球或抢取对方随身物品作定情之物。结婚之时,迎亲者要与女方主婚人或请来的客人对歌。新娘离家时,由兄长或舅父 从堂屋背出门后步行去新郎家。
京族: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85年定名为京族。京族是十五世纪后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后来逐渐向万尾、山心、潭吉和江平镇附近发展。使用京语,其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有定论。他们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所信仰的神多与海洋有关。现市辖区内有京族1.2288万人。
京族的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万尾岛的渔业又以拉大网捕鱼为主。京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迎亲,一般情况都是女方用红布横过路面设三道“关卡”,互相对歌男方对赢了歌才能逐一撤去“关卡”,接走新娘。京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是“独弦琴”,往往在夜幕降临时,人们便聚在一起聆听优美的琴声,直到夜阑更深才兴尽而散。他们还爱吃传统风味食品鲶汁(鱼露)和风吹豆。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唱哈节”(万尾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是八月初一,山心是八月初十,红坎是正月十五日),节日一到,男女老少云集“哈亭”(专供唱歌的亭子)举行活动,几天几夜才散。
汉族:散居于市辖区内各地,语言为本地白话(属粤语类)和客家话。风俗习惯与附近县市的汉族大同小异。
壮族:自称“布状”、“布侬”等。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由中国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其到上思、防城一带居住的历史较久远,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如“三月三”歌节、“跳岭头”等活动,都很有特色。现市辖区内壮族人口有28.7207万人。
防城港市也是广西的著名侨乡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防城这个地方的人赴越南定居,之后,历代均有人移居海外。全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约34万多人,其中国外华侨18万多人,华人世家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地区最多。
定居在市内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也有28万多人,其中归侨5万多人,侨眷19万多人,港澳台眷属4万多人;分布在市内三区一县,以防城区、东兴区为多。他们与海外亲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瑶族:自称“勉”、“金门”等。市辖区的瑶族有“板瑶”和“花头瑶”两种,来十万大山区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
瑶族的恋爱、社交较为自由,男女青年相会,常对歌叙情,感情深者,即抛绣球或抢取对方随身物品作定情之物。结婚之时,迎亲者要与女方主婚人或请来的客人对歌。新娘离家时,由兄长或舅父 从堂屋背出门后步行去新郎家。
京族: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85年定名为京族。京族是十五世纪后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后来逐渐向万尾、山心、潭吉和江平镇附近发展。使用京语,其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有定论。他们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所信仰的神多与海洋有关。现市辖区内有京族1.2288万人。
京族的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万尾岛的渔业又以拉大网捕鱼为主。京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迎亲,一般情况都是女方用红布横过路面设三道“关卡”,互相对歌男方对赢了歌才能逐一撤去“关卡”,接走新娘。京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是“独弦琴”,往往在夜幕降临时,人们便聚在一起聆听优美的琴声,直到夜阑更深才兴尽而散。他们还爱吃传统风味食品鲶汁(鱼露)和风吹豆。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唱哈节”(万尾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是八月初一,山心是八月初十,红坎是正月十五日),节日一到,男女老少云集“哈亭”(专供唱歌的亭子)举行活动,几天几夜才散。
汉族:散居于市辖区内各地,语言为本地白话(属粤语类)和客家话。风俗习惯与附近县市的汉族大同小异。
壮族:自称“布状”、“布侬”等。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由中国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其到上思、防城一带居住的历史较久远,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如“三月三”歌节、“跳岭头”等活动,都很有特色。现市辖区内壮族人口有28.7207万人。
防城港市也是广西的著名侨乡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防城这个地方的人赴越南定居,之后,历代均有人移居海外。全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约34万多人,其中国外华侨18万多人,华人世家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分布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地区最多。
定居在市内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也有28万多人,其中归侨5万多人,侨眷19万多人,港澳台眷属4万多人;分布在市内三区一县,以防城区、东兴区为多。他们与海外亲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
>>防城港习俗/名人专栏
推荐阅读
-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 防城港火车站首季货运量同比增长13.3%
- 博士后马振华:防城港海域很适宜发展离岸深海养殖
- 广西防城港桂客来了旅行社有限公司
- 防城港,东兴月饼市场回归理性
- 防城港 新的冷空气又要来了 不过没上次那么冷
- 结婚八年妻子未孕 丈夫起诉离婚法院不准
- 我市组织收看全国社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
- 防城港口岸大米进口保持广西各口岸首位
- 东兴口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一抓到底从严治党 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 防城港市财政斥资500万元建立旅游担保基金
- 防城港市代表团参加两广城市旅游合作(钦州)联席会议
- 防城港:旅游部门跨区促销的效应,引出境越南旅游游客暴涨
- 5月防城港市CPI同比上涨1% 在全区排在第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