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又称迪独岛、季托夫岛:解锁下龙湾的宝藏景点,深度体验世界遗产喀斯特地貌海湾地区绝美景色
- 越南旅行怕踩坑?这几个实用软件人手必备,轻松搞定语言、交通和美食!
- 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游览边境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路线启动
- 中越青少年学生在东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
-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上思警方辗转千里成功解救被拐儿童
- ·防城港市港口区医院5月投入使用
- ·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 ·防城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防城港市举行中外媒体记者推介会
- ·“八月十五 菊黄蟹肥”
- ·首家旅游专业合作社试水“渔农业观光游”
- ·防城港日报
- ·防城港市恢复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 新闻发布会8月6日四点在港口召开
- ·防城港2014年度民主评议科长活动正式启动
- ·贫困户办起纯生态家庭农场
- ·防城港市“最美家庭”风采
- ·气象应急管理岗管理员正式走马上任
- ·5月10日起可购买防城港北至广州南动车票
- ·“中国海疆旅游万里行”广西采风行之防城港
- ·防城港市邮电局电话
- ·上思县春节期间举办250场文体活动
- ·防城港市科学严谨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正茂顶秀港湾防城港之旅落幕 西部"新深圳"之旅启航
- ·防城港上思县掀起水果产业助农增收新热潮
- ·钦东高速交警查扣超速车原是被盗车
- ·构建工业“后花园” 寻求后发“新卖点”
- ·17岁少年5年怀抱4项准专利
- ·防城港举办“5·19”中国旅游日专题文艺晚会
- ·推进城镇化 减轻贫困化
- ·中国工商银行防城港分行电话
- ·防城港建设富有特色生态良好的旅游乡村
- ·防城港土地资源
- ·南宁机场大促销:铁路客免费坐大巴、早班客免费住宾馆
山上听鸡鸣 水里观鱼翔
www.bianguan.net 2013-8-9 11:31:50 新闻专栏:客服中心
今年前6个月,我市每天有7千多只鸡从林下飞出棚舍、11.07万公斤鱼儿从水里游进市场,在山水之间,勾画出一幅“山上听鸡鸣、水里观鱼翔”的渔牧图,以初铸版构造的现代渔牧业“旗舰”,组成联合“编队”,鸣笛启航。
发展方式一变 现代渔牧业版初现
任何事物,到了一定量的高度或空间,都会遇到发展瓶颈。
我市渔牧业亦不例外。多年来,我市水产总产量位居广西前列,是渔业大市,但渔牧经济总量不够大,经济结构不合理,想走全面、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难。
化解这个问题的有效“偏方”,有,那就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舍其无二。
近年来,我市照方“捡药”,逐年引进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生态、集约、现代方式转变,推进渔牧业产业大发展,迄今引进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东兴市恒洋实业有限公司新建水产品加工厂、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海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培育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规模水产品加工企业7家,其中两家被评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家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有5家通过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和美国、韩国等国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登记,海世通通过欧盟EU认证注册;在畜牧业方面,先后引进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
这些公司的落户加盟,不但加速我市组织实施农民倍增计划步伐,挖掘出农民在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中的增收潜力,而且加快全市渔牧业产业化的进程,推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有利渔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初步统计,全市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19.92万吨,渔业总产值2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和9.14%;牧业总产值6.01亿元,同比增长7.95%。全市渔牧业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约1167元,渔与牧分别增长11%和12.87%。
经济结构一调 产业发展空间就广
调整产业结构,离不开自然资源、品种资源和特殊区位的优势。三大优势,我市占全,想调整不好都难。
近年来,我市以落户公司为龙头,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围绕对虾、罗非鱼、生猪、肉鸡等主导产业核心,全面延伸产业发展链,形成产业规模竞争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落实产业项目扶持奖励金580万元,引进和培育一批养殖、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养殖大户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07家,带动7814户农户“合伙”经营。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以对虾、罗非鱼优势水产品和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特色产业化养殖基地。渔业方面,全市形成以上思县、东兴市的罗非鱼养殖基地,以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区的对虾、海水经济鱼类优势品种养殖基地。全市水产养殖产业化基地规模超15万亩,占水产养殖面积53%;出口水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规模9250亩,涉及规模养殖户30家。其中,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出口水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7250亩,东成食品工贸有限公司带动周边65户养殖户发展罗非鱼养殖,使罗非鱼精养塘逾6000亩,年收购加工罗非鱼6000多吨,加工出口成品5000吨。
畜牧业方面,凤翔集团在上思县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林下养鸡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全县8个乡镇发展林下、蔗下养鸡,带动养鸡规模户(场)85个,年肉鸡存栏131.2万羽,出栏171.7万羽,实现产值6009.5万元。全市建成年出栏4000羽以上家禽规模养殖场(小区)200多个,年出栏家禽600万羽,规模养殖比重57%;建成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36个,年出栏生猪22.62万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63%。
创新能力一提 品牌竞争优势即显
转了方式,调了结构,有了产品,是否就万事大吉了?非也。有产品无品牌和知名度,等于是低效劳动或白打工。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生态、高效、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加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创建力度,引导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注册“商标”,把市场宣传推介作为加快品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多次组织企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参加全区及国家级的各种产品展销会,以品牌拓市场。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怡诚”、“怡祥”、“海洋王宫”、“海盈”、“东成”、“十万山溪水鱼”等一批水产品牌和“红树林”海鸭蛋、“思甜牌”蜂蜜和“思凤鸡”、“光坡鸡”等一批特色品牌、生态品牌和知名品牌。
今年上半年,我市又迈出创新实际步伐,完成广西中央财政现代农业——优势水产品产业发展资金项目罗非鱼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4344.6亩,完成中低产对虾养殖池塘改造9500多亩;累计改造罗非鱼池塘6075亩。全市目前水产养殖面积为28.2395万亩,同比增长4.57%。
此外,我市还大力扶持发展溪水养鱼、冬闲田养鱼和庭院特种养殖等特色高效养殖业,重点打造“红树林海鸭蛋”、“光坡鸡”、“十万山溪水鱼”等一批生态特色牌;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市场美誉度,促进我市红树林蛋鸭养殖、龟鳖庭院养殖、小水体流水养殖等一批生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据统计,全市迄今发展产值10万元以上的龟鳖庭院养殖468户,实施冬闲田改造养鱼项目6000多亩;扶持发展小水体流动水养鱼400余亩,带动农户600多户,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40元以上。
发展方式一变 现代渔牧业版初现
任何事物,到了一定量的高度或空间,都会遇到发展瓶颈。
我市渔牧业亦不例外。多年来,我市水产总产量位居广西前列,是渔业大市,但渔牧经济总量不够大,经济结构不合理,想走全面、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难。
化解这个问题的有效“偏方”,有,那就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舍其无二。
近年来,我市照方“捡药”,逐年引进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生态、集约、现代方式转变,推进渔牧业产业大发展,迄今引进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东兴市恒洋实业有限公司新建水产品加工厂、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海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培育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规模水产品加工企业7家,其中两家被评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家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有5家通过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和美国、韩国等国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登记,海世通通过欧盟EU认证注册;在畜牧业方面,先后引进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
这些公司的落户加盟,不但加速我市组织实施农民倍增计划步伐,挖掘出农民在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中的增收潜力,而且加快全市渔牧业产业化的进程,推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有利渔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初步统计,全市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19.92万吨,渔业总产值2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和9.14%;牧业总产值6.01亿元,同比增长7.95%。全市渔牧业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约1167元,渔与牧分别增长11%和12.87%。
经济结构一调 产业发展空间就广
调整产业结构,离不开自然资源、品种资源和特殊区位的优势。三大优势,我市占全,想调整不好都难。
近年来,我市以落户公司为龙头,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围绕对虾、罗非鱼、生猪、肉鸡等主导产业核心,全面延伸产业发展链,形成产业规模竞争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落实产业项目扶持奖励金580万元,引进和培育一批养殖、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养殖大户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07家,带动7814户农户“合伙”经营。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以对虾、罗非鱼优势水产品和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特色产业化养殖基地。渔业方面,全市形成以上思县、东兴市的罗非鱼养殖基地,以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区的对虾、海水经济鱼类优势品种养殖基地。全市水产养殖产业化基地规模超15万亩,占水产养殖面积53%;出口水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规模9250亩,涉及规模养殖户30家。其中,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出口水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7250亩,东成食品工贸有限公司带动周边65户养殖户发展罗非鱼养殖,使罗非鱼精养塘逾6000亩,年收购加工罗非鱼6000多吨,加工出口成品5000吨。
畜牧业方面,凤翔集团在上思县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林下养鸡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全县8个乡镇发展林下、蔗下养鸡,带动养鸡规模户(场)85个,年肉鸡存栏131.2万羽,出栏171.7万羽,实现产值6009.5万元。全市建成年出栏4000羽以上家禽规模养殖场(小区)200多个,年出栏家禽600万羽,规模养殖比重57%;建成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36个,年出栏生猪22.62万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63%。
创新能力一提 品牌竞争优势即显
转了方式,调了结构,有了产品,是否就万事大吉了?非也。有产品无品牌和知名度,等于是低效劳动或白打工。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生态、高效、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加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创建力度,引导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注册“商标”,把市场宣传推介作为加快品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多次组织企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参加全区及国家级的各种产品展销会,以品牌拓市场。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怡诚”、“怡祥”、“海洋王宫”、“海盈”、“东成”、“十万山溪水鱼”等一批水产品牌和“红树林”海鸭蛋、“思甜牌”蜂蜜和“思凤鸡”、“光坡鸡”等一批特色品牌、生态品牌和知名品牌。
今年上半年,我市又迈出创新实际步伐,完成广西中央财政现代农业——优势水产品产业发展资金项目罗非鱼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4344.6亩,完成中低产对虾养殖池塘改造9500多亩;累计改造罗非鱼池塘6075亩。全市目前水产养殖面积为28.2395万亩,同比增长4.57%。
此外,我市还大力扶持发展溪水养鱼、冬闲田养鱼和庭院特种养殖等特色高效养殖业,重点打造“红树林海鸭蛋”、“光坡鸡”、“十万山溪水鱼”等一批生态特色牌;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市场美誉度,促进我市红树林蛋鸭养殖、龟鳖庭院养殖、小水体流水养殖等一批生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据统计,全市迄今发展产值10万元以上的龟鳖庭院养殖468户,实施冬闲田改造养鱼项目6000多亩;扶持发展小水体流动水养鱼400余亩,带动农户600多户,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40元以上。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