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踢沙是京族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方式
- ·何凯军
- ·东兴红木选购误区:红木家具越重越好?!
- ·从东兴京族看不同民族的七夕情人节
- ·京族文化的民族性海洋性特色
- ·韦国华
- ·京族有哪些信仰和习俗?崇拜哪些神灵?
- ·独弦琴又称独弦匏琴 京语称“睹演旦匏”(Du yan Dan bou)
- ·东兴石雕
- ·谢启清
- ·东兴:文化
- ·东兴习俗:掷木叶
- ·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与传承的价值
- ·京族经济
- ·京族的民族简史是什么
- ·京族的宗教信仰
- ·京族渔业文化 渔业是京族的传统产业
- ·京族人结婚有什么习俗?
- ·京族的娱乐
- ·京族因何而得名?
- ·京族竹杠舞
-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京族文化——访哈节传承人罗周文
- ·京族民族概况 京族人口分布 京族语言文字 京族风俗习惯
- ·东兴京族服饰
- ·东兴京族习俗:竹杠舞
- ·京族高脚罾传统捕捞技艺传承培训班在东兴市江平镇澫尾村海迎门举行开班仪式
- ·京族哈妹组合——亮相青歌赛团体决赛
- ·京族教育
- ·京族人捕鱼是踩着高跷吗?
- ·京族人的家庭
京族唱哈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www.bianguan.net 2013-5-23 18:13:43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唱哈节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后来人们便修建"哈亭",里面设他的灵位来纪念他。又因为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后人便以歌传歌来歌颂他。于是,久而久之,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为京族人民的节日了。
唱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完全相同,尾、巫头两地是农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
唱哈节的场所是哈亭。哈亭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是选用最好的木料建筑而成的,外观非常美丽。哈亭除主要用作唱哈外,里面还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的祖先牌位。
在唱哈节来临之前,京族群众赶着把各种活路干完,接着各家各户布置一新,宴宾待客。到了唱哈节那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云集到哈亭前举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动,祈愿生产丰收,人兴畜旺。并聘请职业歌手"哈妹"歌唱,同时,进行其他文娱活动。整个唱哈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程序,其中入席唱哈是最主要的部分。
其一,迎神:在唱哈节前一天,人们便把本村所信奉的神,如尾的"镇海大王",接入"哈亭"。
其二,祭神:迎神后的当天下午三时许开始祭神。祭神时举行各种仪式。先是宰"养象",所谓"养象"是主持唱哈的头人组织参加唱哈的人,各饲养一只大猪,到祭神时便评比谁养的最大最肥,被评出的大肥猪就叫做"养象"。"养象"杀后,除祭祖后拿出部分给唱哈者吃外,其余部分归主人支配。继杀养象之后,便举行祭神仪式,有主祭(读祝文)、陪祭、礼生(司仪,分"引唱"、"通唱")、执事(传递祭品)等。
其三,入席:按习惯规定,在祭神后,凡是本地京族的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是12岁,巫头18岁,山心19岁)便有资格入席参加唱哈。但入席时必须按各人的等级高低,分别就座于哈亭正堂东西两侧的多级台阶上。入席后一边举宴饮酒,一边听歌观舞,常常是通宵达旦,持续三天三夜。筵席是自由组合的,八人一桌,轮流出菜,妇女不能入席,只能坐在旁边捧菜和听唱哈。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个人,其中一个男的叫"哈哥",两个女的叫"哈妹"。这三人一般都特意从越南请来。由"哈妹"轮流演唱,"哈哥"用琴伴奏。演唱时一个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中间,手里拿着两个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摇摆摆地敲。另外一个"哈妹"则坐在旁边的地上,两手敲着竹制的梆子与之唱和,使之押韵。当"哈妹"唱完一句,"哈哥"便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和奏,直到主唱的"哈妹"累了,再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主唱。
唱哈有一定的歌本,大都是用"喃"字写成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本民族的诗歌、传说故事,也有汉族的古典诗词、情歌等。
其四,送神:"唱哈"完了,接下来便是送神,送神毕,整个"唱哈"宣告结束。
唱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完全相同,尾、巫头两地是农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
唱哈节的场所是哈亭。哈亭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是选用最好的木料建筑而成的,外观非常美丽。哈亭除主要用作唱哈外,里面还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的祖先牌位。
在唱哈节来临之前,京族群众赶着把各种活路干完,接着各家各户布置一新,宴宾待客。到了唱哈节那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云集到哈亭前举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动,祈愿生产丰收,人兴畜旺。并聘请职业歌手"哈妹"歌唱,同时,进行其他文娱活动。整个唱哈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程序,其中入席唱哈是最主要的部分。
其一,迎神:在唱哈节前一天,人们便把本村所信奉的神,如尾的"镇海大王",接入"哈亭"。
其二,祭神:迎神后的当天下午三时许开始祭神。祭神时举行各种仪式。先是宰"养象",所谓"养象"是主持唱哈的头人组织参加唱哈的人,各饲养一只大猪,到祭神时便评比谁养的最大最肥,被评出的大肥猪就叫做"养象"。"养象"杀后,除祭祖后拿出部分给唱哈者吃外,其余部分归主人支配。继杀养象之后,便举行祭神仪式,有主祭(读祝文)、陪祭、礼生(司仪,分"引唱"、"通唱")、执事(传递祭品)等。
其三,入席:按习惯规定,在祭神后,凡是本地京族的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是12岁,巫头18岁,山心19岁)便有资格入席参加唱哈。但入席时必须按各人的等级高低,分别就座于哈亭正堂东西两侧的多级台阶上。入席后一边举宴饮酒,一边听歌观舞,常常是通宵达旦,持续三天三夜。筵席是自由组合的,八人一桌,轮流出菜,妇女不能入席,只能坐在旁边捧菜和听唱哈。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个人,其中一个男的叫"哈哥",两个女的叫"哈妹"。这三人一般都特意从越南请来。由"哈妹"轮流演唱,"哈哥"用琴伴奏。演唱时一个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中间,手里拿着两个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摇摆摆地敲。另外一个"哈妹"则坐在旁边的地上,两手敲着竹制的梆子与之唱和,使之押韵。当"哈妹"唱完一句,"哈哥"便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和奏,直到主唱的"哈妹"累了,再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主唱。
唱哈有一定的歌本,大都是用"喃"字写成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本民族的诗歌、传说故事,也有汉族的古典诗词、情歌等。
其四,送神:"唱哈"完了,接下来便是送神,送神毕,整个"唱哈"宣告结束。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新浪爱问,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