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2011年京族哈节活动安排
- ·京族,澫尾、巫头、山心,京族聚居地
- ·京族哈节期间游客突破3万人次
- ·京族渔具分类:拉网、塞网、渔箔、鲨渔网
- ·周刚
- ·广西人自己的节日:三月三
- ·京族哈节活动时间
- ·京族哈节 京族又称“唱哈节”“唱哈”即唱歌
- ·陈伟东
- ·京族“竹杠舞”
- ·传统风俗习惯
- ·京族哈亭的结构、特点、建造过程?
- ·京族哈节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组成
- ·东兴习俗乐器—独弦琴
- ·京族 赏月歌(唱哈调)
- ·七旬老人杨俊亭自学改良独弦琴 免费开班授课
- ·唱哈节的来源
- ·陈济棠
- ·京族年节
- ·踢沙是京族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方式
- ·《过桥风吹》京族民歌
- ·广西东兴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独弦琴 众人弹琴
- ·京族的宗教集神谱
- ·黎屹松 成为京族族史上首位荣誉村民
- ·李文超
- ·廖俊劼
- ·东兴京族高跷捕鱼
- ·苏维芳
- ·京族三岛中哪个岛屿居住人口最多?
- ·独弦琴又称独弦匏琴 京语称“睹演旦匏”(Du yan Dan bou)
京族人结婚有什么习俗?
京族住房大多为砖瓦房,为防海风,建筑较为坚固。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鱼虾较多,喜欢用鱼汁调味。妇女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裤子长而宽大;男子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腰间束带。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
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哈”在京语中是“歌”的意思,哈节,即唱歌的节日。因地区不同,举行的日期也不一致。澫尾、巫头两地在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据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用优美的含义深刻的歌来反抗封建财主,深受京族人民的欢迎。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人们建立了哈亭。节日期间,全村欢聚一起,通宵歌舞,并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比武、角力等活动。
京族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澫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稻米除用来做米饭外,还常磨粉做成“风吹(米+壹)”和“(米+壹)丝”。“风吹(米+壹)”是用大米粉蒸制成直径近1尺的薄圆饼,撒上芝麻晒干,再放在炭火上烤后食用,香脆爽口。“(米+壹)丝”是用大米粉做成的粉条,晒干,加工后食用。“(米+壹)丝”是京族群众喜爱的菜肴,将“(米+壹)丝”与海螺肉蟹肉拌煮成(米+壹)丝螺肉汤,入口甘香、嫩滑,风味独特。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京族过去有在船上不准将碗覆置,不准脚踏在灶上等等禁忌。节庆、礼仪食俗 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节日的当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装,云集在哈亭(唱歌娱乐的公共场所)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每年哈节,由村里人轮流做“哈头”(哈节中主持唱歌娱乐的人),并由“哈头”出一头肥猪,办一桌酒肉参加。在宴席上轮流唱歌,妇女只能听唱,不入席。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做“白薯(米+壹)”(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壹)。
端午节全家吃糯米粽和雄黄酒;中秋节除做糯米饭、糯米糖粥和风吹(米+壹)外,还要购买猪肉和月饼全家吃团圆饭。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
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带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祭祀食俗 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逢年过节都要进行敬一祭神活动。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米+壹)方能入睡。
正月十五为小年,届时也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过去在京族民间,每逢新网下海,或海产品欠收,都要置办各种祭品,到海边进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归来,渔业丰收。典型食品 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京族服装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男子一般穿及膝长衣,袒胸束腰,衣袖较窄。妇女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衣袖仍然很窄。 妇女染黑齿、结“砧板髻”的习俗依然存在于少数妇女当中。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