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九东兴市屏峰雨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八交东滨海红树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七万鹤山滨海湿地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六京岛风景名胜区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五东兴市胡志明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三中越北仑河大桥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二东兴口岸景区
- 东兴旅游景区之一东兴城区
- 国门城市,旭日东兴
-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东兴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操作细则(试行)
- ·东兴市榕木潭码头(即边贸码头)
- ·东兴市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
- ·东兴挡刀女法官工作当中是个“快枪手”
- ·东兴红黄蓝艺术幼儿园
- ·东兴市粤华名都
- ·东兴成为全国第三大陆地口岸
- ·周刚为东兴市百岁老人祝寿
- ·东兴边防检查站举行广场宣传活动
- ·东兴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 ·出入境旅客使用自助查验通道从东兴口岸过关
- ·新法实施 东兴出境游游客权责统一
- ·广西防城港东兴边防派出所生态菜园喜获丰收
- ·金滩银滩不如干净的海滩——广西东兴边防派出所联合辖区企业及小学开展海洋清洁活动
- ·多家主流媒体记者深入东兴试验区采访
- ·防城港东兴至江山滨海公路改建工程火热进行中
- ·东兴市江平镇生蚝吊养喜获丰收
- ·东兴"2·20"持枪抢劫海关缉私物品案宣判 5人领刑
- ·东兴边检站“绿色通道”助越南老人快速入境
- ·2014年东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67人
- ·东兴中学举办2014年高考备考视导课暨研讨会活动
- ·东兴江平镇抓好特色种养产业发展
-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车来船往一派繁忙
- ·中国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举行工作会晤
- ·东兴试验区目标:2022年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排头兵
- ·东兴边民热情高涨收看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
- ·东兴:城市风貌改造显风情
- ·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东兴市城镇居民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病种范围及报销办法
- ·“迎亚洲邮展,兴人文广西”巡邮东兴站暨东兴•京街礼献全城活动成功举行
马路天使“夫妻档”
www.bianguan.net 2013-6-25 19:26:26 新闻专栏:客服中心
下午3点半,烈日当头,东兴市江平镇回收站。
当市民们匆匆行走在上班路上时,或者在家里午休的时候。朱秋洪已经用3个多小时完成了金港北路的清扫,扫起满满一车的垃圾,运入垃圾回收站。
每一个平凡日子的坚守
“每天都要工作,没有休息日。”朱秋洪说。
朱秋洪爱人也在金港北路同一条街做环卫工,两人早晚班轮流着上。早晨4点多,天地还是一抹黑,就要强打精神起床,顾不得揉一揉疲累的双腿,匆匆穿上黄色的粗布工装和布鞋出门。
扫好了街道,天已经完全亮了,路面上车辆多了起来,朱秋洪夫妇开始处理居民和商贩的生活垃圾。挥舞着跟他自己差不多高的扫帚连续扫了两个多小时就往回收站送一车垃圾,“这都不算辛苦。”他说:“最辛苦的是冬季、春季的雨天,路面上很多落叶,被雨水一泡,重了好几倍,推都推不动。”
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很温馨
这条街道大概有1公里长,朱秋洪在上面连走带扫,每天要走七八个来回。朱秋洪今年49岁,是广东罗定人,曾经做过建筑工人、电子厂工人。1991年在广东经人介绍与在广东打工的妻子黄芬锦认识结婚。2010年他为了妻儿来到江平镇环卫站工作,在广东他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他们有三个女儿,最大的女儿在上大学,一年最少要1万多块钱的花销。最小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生活还处处需要照顾。这些开销都是靠夫妻俩扫地的工资。“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很温馨,很不错,挺满足了。”朱洪秋面带微笑地向我们叙述。
在站里,我们没有见到朱洪秋的妻子,她上的是早班,朱洪秋接替上下午班。黄芬锦自1994年江平镇环卫站建立就参加清洁工的工作至今,从朱洪秋和他们的同事口中我们得知,她是个善良、勤快的女人。我们问朱洪秋对妻子好不好,朱洪秋笑着对我们说:“好呀,我知道她很辛苦,我平时回家就多干些家务,帮她减轻些负担。”
虽然每天扫完街回到家很疲惫,但是夫妻俩对孩子的关心一点不含糊,晚上回家都抽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我大女儿在广东上大学呢。”朱洪秋骄傲地说。
环卫工人的梦想
朱秋洪说,他打算一直在环卫站工作到退休才回广东,把清洁工作做好,把江平镇的环境卫生做好,让居民生活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把三个孩子都送上大学。
“朱洪秋年近50岁,个子不高,但是干活很灵活、卖力,人很朴实。”“他们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夫妻恩爱,很勤劳。”同事是这么评价朱洪秋夫妻俩的。
据江平镇环卫站站长介绍,江平镇环卫站始建于1994年,全站有干部职工共50名,其中像朱秋洪一样夫妇都在环卫站工作的有5对。不少都另谋高就了,从1994年工作至今的只有6个人了。而像朱洪秋夫妇这样决定干到退休的人,目前还没有几个人敢表态。 (谢 芳 张真梅 )
当市民们匆匆行走在上班路上时,或者在家里午休的时候。朱秋洪已经用3个多小时完成了金港北路的清扫,扫起满满一车的垃圾,运入垃圾回收站。
每一个平凡日子的坚守
“每天都要工作,没有休息日。”朱秋洪说。
朱秋洪爱人也在金港北路同一条街做环卫工,两人早晚班轮流着上。早晨4点多,天地还是一抹黑,就要强打精神起床,顾不得揉一揉疲累的双腿,匆匆穿上黄色的粗布工装和布鞋出门。
扫好了街道,天已经完全亮了,路面上车辆多了起来,朱秋洪夫妇开始处理居民和商贩的生活垃圾。挥舞着跟他自己差不多高的扫帚连续扫了两个多小时就往回收站送一车垃圾,“这都不算辛苦。”他说:“最辛苦的是冬季、春季的雨天,路面上很多落叶,被雨水一泡,重了好几倍,推都推不动。”
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很温馨
这条街道大概有1公里长,朱秋洪在上面连走带扫,每天要走七八个来回。朱秋洪今年49岁,是广东罗定人,曾经做过建筑工人、电子厂工人。1991年在广东经人介绍与在广东打工的妻子黄芬锦认识结婚。2010年他为了妻儿来到江平镇环卫站工作,在广东他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他们有三个女儿,最大的女儿在上大学,一年最少要1万多块钱的花销。最小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生活还处处需要照顾。这些开销都是靠夫妻俩扫地的工资。“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很温馨,很不错,挺满足了。”朱洪秋面带微笑地向我们叙述。
在站里,我们没有见到朱洪秋的妻子,她上的是早班,朱洪秋接替上下午班。黄芬锦自1994年江平镇环卫站建立就参加清洁工的工作至今,从朱洪秋和他们的同事口中我们得知,她是个善良、勤快的女人。我们问朱洪秋对妻子好不好,朱洪秋笑着对我们说:“好呀,我知道她很辛苦,我平时回家就多干些家务,帮她减轻些负担。”
虽然每天扫完街回到家很疲惫,但是夫妻俩对孩子的关心一点不含糊,晚上回家都抽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我大女儿在广东上大学呢。”朱洪秋骄傲地说。
环卫工人的梦想
朱秋洪说,他打算一直在环卫站工作到退休才回广东,把清洁工作做好,把江平镇的环境卫生做好,让居民生活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把三个孩子都送上大学。
“朱洪秋年近50岁,个子不高,但是干活很灵活、卖力,人很朴实。”“他们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夫妻恩爱,很勤劳。”同事是这么评价朱洪秋夫妻俩的。
据江平镇环卫站站长介绍,江平镇环卫站始建于1994年,全站有干部职工共50名,其中像朱秋洪一样夫妇都在环卫站工作的有5对。不少都另谋高就了,从1994年工作至今的只有6个人了。而像朱洪秋夫妇这样决定干到退休的人,目前还没有几个人敢表态。 (谢 芳 张真梅 )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东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