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又称迪独岛、季托夫岛:解锁下龙湾的宝藏景点,深度体验世界遗产喀斯特地貌海湾地区绝美景色
- 越南旅行怕踩坑?这几个实用软件人手必备,轻松搞定语言、交通和美食!
- 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游览边境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路线启动
- 中越青少年学生在东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
-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东兴市邮政储蓄银行又添新网点
- ·东兴边检站开展“三位一体”式越南语培训
- ·东兴市确保京岛风景名胜区整洁靓丽
- ·青歌赛唱响东兴好声音
- ·东兴边贸转型升级 助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东兴扶贫基础设施项目等进展顺利
- ·东兴市实验学校
- ·广西沿海公路管理局加快推进东兴马路至峒中口岸公路项目建设
- ·东兴市举行企业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班
- ·上千越南人在东兴务工
- ·东兴市人民法院
- ·广西东兴边检站构建党员综合培训体系
- ·东兴供电人快速高效抢修复电
- ·东兴细化举措抓防汛
- ·中国聚焦:中越加强贸易合作力促互利共赢
- ·东兴市部署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 ·东兴沿边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三个“全国第一”
- ·2013越中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跨年跨境游活动启动
- ·东兴成长幼儿园
- ·东兴市开展“美丽东兴·清洁乡村”地毯式集中整治活动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庞慧文
- ·东兴:多措并举简化行政审批 打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
- ·东兴市心爱幼儿园
- ·汤礼
- ·双语法庭:公正“听得见”——东兴市法院化解边贸纠纷透视
- ·上半年东兴口岸进出境人数居全区第一
-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京族文化——访哈节传承人罗周文
- ·广西半数红木家具抽检不合格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 ·东兴计生局
- ·东兴市举办“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
东兴北仑河畔唱响普法好声音
“大姐,法律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如果被拖欠工钱,可以找法官帮你,这是我们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的地址和电话!”2015年8月12日上午,位于中越界河北仑河畔的东兴口岸,正值刚热闹起来的时刻。东兴市人民法院的法官早早来到这里,向中越两国边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将法律送到国门边上。这是东兴法院在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自“六五”普法以来,东兴法院积极创新普法形式,立足边境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辖区群众需求,将一份份“法制大餐”送到群众身边,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普法氛围,让一曲又一曲的“普法好声音”回荡在北仑河畔。
“双语”法庭 ——边民普法“大本营”
“王老板,你与吴老板签订了买卖合同,现在不能如期交货,按《合同法》规定,接受定金的一方违约,是要加倍偿还定金的。”2015年7月16日,在位于东兴互市贸易区的东兴法院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中,法庭的法官吴琴正在熟练地切换中文、越南语两种语言,为中越边民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自己违的约自己买单,法官真是给我上了一课!”王老板走出法庭的时候说道。
特别巡回法庭自2014年3月成立以来,专门为两国边民化解贸易纠纷,受到了边民的认可。同时,为增进边民法律意识,引导边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东兴法院充分发挥特别巡回法庭位于东兴边贸互市区的优势,将法庭打造为面向边民普法的“大本营”。法庭法官在为边民调解纠纷的过程中,采用普通话、越南语两种语言,坚持把普法贯穿于调解过程中,争取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方”, 并通过设立“送法进互市贸易区”流动宣传车、中越双语法制宣传栏等方式,不断在边民心中播撒法制的种子,让法治观念在边民心中生根发芽。
“第三方力量” ——判后答疑 “智囊团”
“何律师把法律解释得很清楚,我也明白了我需承担的责任,对于法院的判决,我服判!”2015年8月4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被告刘某对法院的判决存在困惑,来到法院想进行申诉。为消除刘某心中的疑惑,东兴法院邀请了当地的资深律师来到法院,对该案的判决进行了专业而又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刘某心服口服地离开了法院。
一起案件审理完毕后,加强对当事人的法制宣传,对保障群众的合法知情权,提升司法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东兴法院一直高度重视判后答疑工作,将判后答疑作为开展普法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更好推动此项工作开展,该院积极引入多种“第三方”社会力量,如律师、人民监督员、行业专家等,建立起“第三方人选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邀请相关人士协助开展判后答疑工作。
“律师是法律方面的专家,能对判决的法律依据作出专业解释,满足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并且当事人大多对法院和法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律师的身份相对中立,更容易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从而使判后答疑工作更加有效,提升息诉服判率。”东兴市法院院长李云鹏介绍道。
2013年以来,东兴法院引入“第三方力量”协助开展判后答疑工作共计200余次。
京族“哈哥哈妹” ——“特聘”普法小使者
“哈哥在这里提醒大家,大学生暑期实习,用人单位是不能向实习生收取任何费用的!”2015年8月10日,随着手机的“叮铃”一声,关注东兴市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收到了该院的“微信快报”。打开一看,“哈哥哈妹普法小讲堂”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法律知识——大学生假期参与社会实习防诈骗指南。
“哈哥”“哈妹”这两个身着京族服饰的本土卡通形象,是东兴法院从今年7月份开始“特聘”的“普法小使者”,作为该院的法制宣传“代言人”,以亲民、接地气的形象,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在“哈哥哈妹普法小讲堂”中可以看到,可爱的京族“哈哥”“哈妹”戴上了眼镜,拿着教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法律知识、诉讼常识等,一改法院从前严肃、平铺直诉的普法方式,用东兴人民倍感亲切的本土京族形象,将深奥的法律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一下拉近了群众与法院之间的距离。
近两年来,东兴法院积极利用微博、微信、阳光司法网等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打造“双微一网”格局,特别于2015年将公众微信平台作为“普法重阵”,不断创新微信平台内容,每周精心编辑图文并茂的“微信快报”向群众推送,将普法知识送到群众“手中”,更传递到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