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九东兴市屏峰雨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八交东滨海红树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七万鹤山滨海湿地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六京岛风景名胜区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五东兴市胡志明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三中越北仑河大桥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二东兴口岸景区
- 东兴旅游景区之一东兴城区
- 国门城市,旭日东兴
-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东兴做好危重精神病人救助工作
- ·东兴市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极寒天气
- ·吴恒到东兴看望基层全国人大代表
- ·东兴民政局力推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工作
- ·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专场推介会将在邕举行
- ·中国东兴 越南芒街中青年干部联合集训
- ·东兴:O2O展示中心展示“东兴名片”
- ·东兴市“中国旅游日”惠民派送的免费门票价值达百万元
- ·东兴口岸首次进口红木原木
- ·广西东兴市入围中国电商百佳县
- ·防城港市领导深入东兴市山峰铁皮石斛基地考察调研
- ·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开展警务工作会晤 双方合作硕果累累
- ·东兴口岸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多项指标实现新突破
- ·东兴检验检疫局开展诚实守信专场道德讲堂
- ·东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册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施佳欣
- ·东兴警方打掉一个跨境贩毒团伙
- ·东兴试验区专场推介会领导嘉宾致辞摘登
- ·东兴市新世界花园
- ·东兴万尾小天使幼儿园
- ·东兴市公交线路7路车
- ·东兴大道之伤何时能愈?
- ·东兴中学今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 ·从东兴到越南成春节出国游热门路线,春节到下龙湾旅游
- ·东兴将全面恢复中越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苏琪岚
- ·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谋求发展新高峰
- ·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探索初见成效
- ·广西东兴边境贸易稳步增长
- ·东兴恢复边境游异地办证 将催生赴越南旅游热
双语法庭:公正“听得见”——东兴市法院化解边贸纠纷透视
核心提示:
成立于2014年3月的东兴市法院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用“中越双语”调解中越贸易纠纷案件,促进边境地区良性商贸关系发展。成立一年多来,该法庭共处理纠纷109件,涉案标的额370万元。
5月21日早晨,在中越界河北仑河畔,东兴市边民互市贸易区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河上两国货船往来,汽笛轰鸣;岸上,一辆辆拉货的小货车源源驶来,操着不同口音的装卸工人络绎不绝。
在热闹的劳作声中,记者走进了位于互市区海鲜市场边上的东兴市法院中越商事纠纷巡回法庭。法庭内,东兴市法院的派驻法官刘治国正在整理即将开展一场调解的所需材料。
“已经约好了双方当事人9点到这里进行调解。”刘治国对记者说。
1、“双语”解纠纷 ——便民司法惠及中越边民
上午9时左右,记者看到一名头戴竹斗笠、口上蒙着花布口罩的女子和一名皮肤黝黑的男子来到了法庭。
“早几(越南语,中文早安)!”刘治国用越南语招呼两位越南籍当事人坐下。据刘治国介绍,这两位当事人分别叫阮氏兰、范家杰,越南芒街人。
3月初,他们一行7人一同从越南过来,在东兴市某建筑工地为一名中国的许姓老板打工。起初,许老板和越南工人们说好,每14天结算一次工钱。然而在3月底的工钱结算之后,许老板并没有如期兑现4月份的工钱。眼看工程已经临近竣工,越南工人们几次向许老板讨要工钱,许老板均置之不理。
“我听在互市贸易区打工的老乡说过,这里有一个法庭可以帮越南人维权,所以过来试试运气。”通过刘治国的翻译,范家杰对记者说。翻开法庭的“调解记录本”,可以看到上面记录着范家杰是5月5日来寻求帮助的。
“我已经在电话里通过释法讲理说服了许老板,他答应今天把拖欠的7位越南工人的薪水带来。”刘治国说。
9时20分左右,许老板也赶来法庭。刘治国切换着中文、越南语在双方之间进行调解、翻译,在他的指导下,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最后,范家杰从许老板手中接过了一叠人民币,脸上露出了淳朴的笑容。“中国法官真棒!”阮氏兰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无需依靠翻译,直接用越南语与越南籍当事人交流,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刘治国说,他与巡回法庭的另一位法官吴琴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兴市京族人,精通越南语。这两名“接地气”的法官上岗后发挥特长,现在已成为熟练运用中文、越南语调解两国边民纠纷的能手。
2、境内境外“联手” ——打开中越法律服务合作之门
送走了中越两国当事人,刘治国开始通过微信用越南语发语音消息。刘治国告诉记者,他正在和越南的一名律师联系,请他协助两位中国老板追回欠款。
“这位越南阮老板拖欠了中国东兴市的王老板与李老板120万元矿产货款。经过越南律师协助追讨,阮老板已经在4月26日归还了60万元给两位中国老板,我们正在争取拿回剩下的60万元。”刘治国说道。这时,越南律师给他回了几句话,他的手机铃声一直响着。
“之前我与阮老板联系,他不愿意接我的电话。于是我想到,防城港有一个律师朋友,他们律师事务所与越南的一个律师事务所有合作关系,所以请他帮忙联系上了一位越南律师,去给阮老板施加一些本国法律的压力。”刘治国边说,边点击播放越南律师的回话,并用笔在本子上记录下关键内容。
刘治国说,法院对中国的商人有管辖权,如果中国人欠越南人的钱,他们总能想办法化解。但如果越南人欠中国人钱,多数是靠感情沟通,如果对方不合作,执行起来就会费劲得多。
“现在我们主动加强与越南律师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对促进边民贸易纠纷的化解有着很大帮助。”据刘治国介绍,防城港市维冠律师事务所与越南芒街市一个律师事务所有合作关系。今年4月,东兴市法院曾邀请过这两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到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进行过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了跨境合作为两国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途径,巡回法庭初步与越方律师建立了跨境合作关系。
“这样做,今后帮中国人追讨越南人欠款的把握又大了不少。”刘治国说。
3、从简易到规范 ——在探索中前行的“特别法庭”
记者在中越商事纠纷特别法庭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法庭“虽小”,但是“五脏俱全”——庭内摆放着法官席与原、被告席,墙上挂着印制有中越两国文字的审判须知、风险提示等。法官席后墙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更是彰显法庭的庄严。在法庭门口,一块印着调解流程图的宣传栏立在显眼位置,标注着中越双语。
在采访东兴市法院院长李云鹏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东兴市法院于2011年7月成立边民互市贸易区调解室,专门负责调解中越边民贸易纠纷,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3月19日,在调解室基础上,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正式挂牌成立。法庭自成立以来至今共处理纠纷109件,涉案标的额370万元。
“起初我们成立调解室,就是为了以简单有效的调解方式解决边民贸易纠纷案件,使边民的诉求得到实现。”李云鹏说道,“从调解室到巡回法庭,我们正在不断探索中逐步走向规范,争取为边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据李云鹏介绍,在工作机制方面,巡回法庭不断完善台账制作,做到“一案一卷”,以促进诉前调解案件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东兴市法院不断加强巡回法庭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双语法官”,提升法官使用通俗易懂的越南语表达法律术语的能力;加强业务培训,丰富法官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储备,确保涉外案件审理的合法有据。为方便少数民族诉讼,巡回法庭在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等设了办案点,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京族聚居地。
“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位于商贸前沿阵地,致力于就近提供司法服务,方便群众诉讼,现已得到了边民的广泛接受。”李云鹏说,“我们的‘双语法庭’,就是为了给中越边民一份都听得懂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