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州草蛇(禾草蛇)-----人民的智慧
- ·钦州的称呼习惯
- ·冯子材与钦州教育
- ·七月七
- ·话说——钦州结婚习俗
- ·钦州民间“做三十一岁生日”风俗
- ·小梁燕荣膺中国“最美孝心少年”
- ·话说将军楼
- ·钦州灵山县妇联权益部部长颜芳
- ·萃军将领冯兆金
- ·烟墩村村擂大鼓,鼓声阵阵贺新春
- ·香蕉种植大户容承坤获“广西科技种养能手”称号
- ·钦州贝雕画
- ·春节过年习俗(钦州部分地区)
- ·钦州民间体育—舞狮舞龙
- ·钦州“海妹仔”蜕变“白天鹅”
- ·钦州民间谚语
- ·渔民般的博士后
- ·钦州民俗节日 三娘湾观潮节
- ·钦江县开国侯宁长真
- ·钦州民间艺术 烟墩大鼓
- ·钦州明星经纪给力钦州
- ·钦州民间艺术 八音
- ·钦州民间体育—打陀螺
- ·钦州“莪术王”施显全
- ·国际顶级旅游活动 钦州国际海豚旅游节
- ·浦北“舞麒麟”入选“非遗”名录
- ·钦州民间艺术 钦南采茶戏
- ·钦州民间艺术-采茶戏
- ·钦州“三娘湾”的由来
钦州民间艺术-采茶戏
www.bianguan.net 2014-4-20 14:47:03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采茶戏源于江西,约在178。年传入钦州,经过200多年的变革,今已成为具有钦州特色的地方采茶戏。钦州采茶戏属于戏曲范畴的民间歌舞剧体系。
表演方面,歌舞性强,诙谐风趣;音乐方面,属联曲体。表演特点是欢乐、活跃、开朗。演唱时男女同腔同调。旦角过去用假嗓(男扮女装),现在用真嗓翻高八度;语言方面,用本地方言-—白话演唱,通俗易懂。其中最有自己特色的,是它的基本唱腔《南音》和小生、小丑的基本舞步《七点梅》。《南音》是从本地民间说唱《木鱼曲》演变过来的,它不但善于叙事,而且在演唱时通过节奏、感情等方面的不同处理,能表现各种人物性格及不同情绪,因而艺人把它作为“万能唱腔”使用。《七点梅》是在矮步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它与《南音》唱腔配合在一起,边舞边唱,既显得欢快、活跃,又带点诙谐、风趣。在一出采茶戏中,小丑、小生的戏最多,而他们每唱《南音》时都要踩踏舞步《七点梅》。这就把钦州采茶戏的地方特色,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了。
钦州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可分为采茶歌舞、小戏、大戏三大部分。据不完全统计,采茶歌舞有《正茶》等10多个;小戏有《吊蛤》等50多出;大戏有《舜儿》等60多出。
钦州采茶戏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之一,流行较广。至1989年底,全市有营业性的业余采茶戏队22队418人;
专业性的钦城、兆雅两个采茶剧团共35人。这些采茶戏队活跃和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中国·钦州,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