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防城港市森林公安局电话
- ·放寒假了请注意交通安全
- ·海丝路”北部湾沿海三市摄影作品展在我市开展
- ·防城港:一季度铁路冷链专列实现开门红
- ·防城港市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培训28名村医
- ·防城港规范“一日游看房团”活动
- ·到了防城港,才知道她的美 北海作家“一带一路”采风团到防城港市采风
- ·“彩虹”致防城港国庆旅游受创 边境游却创新高
- ·防城港:强力推进江山大道西段建设
- ·前两月防城港市对美贸易总值位居全区首位
- ·中国重启防城港至下龙湾海上航线边境游异地办证
- ·东兴市依托“一村一镇”打造乡村旅游特色
- ·陈可猛副市长简历和工作分工
- ·防城港市冲仑物流园基础设施项目简介
- ·端午节期间,防城港白浪滩景区旅游继续火爆
- ·防城港首家旅游企业上市 推动海上“新丝路” 主题旅游发展
- ·防城港举行2013年防城港市公安机关球类比赛
- ·防城港旅游产业成为“绿色GDP”增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
- ·我市扎实开展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
- ·马路:打造“休闲养生长寿特色名镇”
- ·防城港市委领导高度肯定国际海上龙舟节安保工作
- ·今年1月16起交通事故5死17伤
- ·防城港市大手笔推进“蓝色海湾”行动
- ·2015年元旦期间全市天气晴好
- ·环北部湾自行车公开赛9月11日将迎来防城港站比赛
- ·18~20日防城港市将有风雨天气
-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拆除鸟网行动
- ·“三月三”和清明节期间防城港市天气前雨后晴
- ·没见过这抹光,你都不知道防城港有多美!
- ·用生命保护野生金花茶不被盗伐
我们在老挝当“奈库”
带学生到菜地里,通过实物学老语和汉语
彼时,袁爱萍老师在市高级中学教语文,钟霞老师在东兴火光中学支教。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一次赴外援教活动让她们与老挝结缘。在老挝,她们朝夕相处,一起生活,一起教课,一起策划组织学校各种重大活动,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
就在她们回国前不久,两人还有幸参加了时任国家副主席,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访问老挝时重要的外事活动,并且一起合了影(上方合影照片后排右一为袁爱萍老师,右二为钟霞老师)。
“那两年里,值得回忆和留恋的人和事很多,三天三夜都说不完……”8月30日,记者来到袁老师家中,说起援教往事,我们谈了四五个小时。
1 同一天,她去老挝儿子飞北京
去老挝是在2008年8月末的一天。
奔赴老挝前,袁钟两人与20多位广西同行一起到南宁接受培训。国务院侨务办派人亲赴南宁进行培训。
“去之前把老挝的环境想象得有些恐怖。什么蚊子比飞机还大呀,太阳很晒呀,雨一下就是半年呀,民风很保守呀,所以带的衣服都是长衫长裤,到了那里才发现情况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袁老师说。
出发前,袁老师还有个小插曲:儿子是当年全市、也是钦北防三市的理科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去学校报到的日期与她出发去老挝的日期是同一天,袁老师左右为难。
“我很想送儿子去北京,但援教出发日期不能更改。就是在南宁,送完儿子去机场,转身我们就出发了。”
当时从南宁到老挝还没开通直达航班。两人和大家一起乘夜班火车往昆明,再从昆明飞往老挝万象。
“哈!老挝的飞机很小的,坐在飞机上一抬头就能看到驾驶员的背影。一遇到气流就摇摇晃晃,颠簸得很厉害,一路上不免提心吊胆。后来坐多了就习惯了。”钟老师兴奋地说。
来到万象,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和老挝中华理事会的人员早就等在机场。随后,大家与前来迎接的占巴色省百细中华理事会工作人员一起赶往百细华侨公学,从当晚20时到次日凌晨5时,乘坐了9个小时的汽车,一个个都腰酸背疼。
2 百细校训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早期,华人前辈从中国辗转于柬埔寨、越南、泰国,从四面八方来到老挝占巴色省百细市。1929年,老挝百细华侨公学创建。这是华侨华人在老挝开办的第一所华文教育学校。这里的华侨华人坚持兴学办学,捐资助学,坚守着华文教育的一方圣土。
到学校的第二天,袁钟两人就开始正式上课了。这里的孩子淳朴热情,诚实有礼,活泼可爱,对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充满着求知的渴望。为方便工作和生活,两人跟一位本地老师学起了老挝语。聊到这里,我们忍不住笑问:“老语里,‘老师’怎么讲?”
“在老语里‘老师’有不同的叫法。教中学的叫做‘阿沾’,教小学的叫做‘内库’,不好听,像‘内裤’。应该叫‘奈库’准确一些。”
聊着聊着,袁老师拿出一堆照片。照片上,百细华侨公学的校门让人倍感亲切。大门照壁上的校训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据说这8个字原来是笔走龙蛇的“毛体”,直至百细华侨公学80大庆,重新翻新,才换成楷书。
3 忙得没时间寂寞
“百细华侨公学全校学生400多人,我国公派援教汉语老师有6人,另外还有当地的老师,专门教老语的。平时实行双语教学,一半时间用汉语教学,一半时间用老语教学。”
“在老挝我主要教语文,一周20个课时;袁老师一周18个课时,要从幼儿园教到高三,什么都要教,连体育和音乐都要教。”钟老师说。
授课并不是最忙的,课余时间,她们还要组织活动,排练节目,和学生谈心。平时在学校食堂吃饭。休息日上街买鸡买菜。自己动手,按自己的胃口做。
钟老师说:“在校期间, 我们常利用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交流沟通感情。”用两个人的话说,因为忙碌而充实,所以“忙得没有时间去感受寂寞”。
4 80校庆的总策划和总执行
2009年9月,正值百细华侨公学80大庆。
学校75大庆时,因为找不到可以策划筹办校庆的人,校方只好花好大一笔钱从中国昆明请专门的团队帮忙。为帮学校节省开支,袁钟两位老师主动请缨,担任学校80大庆的总策划人。在学校理事会和董事会领导下,两人协助校长做了大量工作。筹备工作进行了两个多月。
校庆举办3天,场面非常热烈。广西外侨办也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前来道贺。因为人多,电话密集。百细市的信号居然中断了3天。好在学校不太大,电话不通,跑腿也行。
当时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校庆舞台背景同时打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百细华侨公学成立80周年”字样,让参加校庆的校友们特别感动。
“来参加校庆的校友来了八九百人,来自世界各地。无论在哪里,他们都特别爱国。”
校庆举办之前,百细华侨公学还成功收回了面积30多亩、本属于学校的土地。回收后,学校面积比原来扩大一倍。80大庆办得特别喜气和成功,还收到了校友们折合人民币近300万元的捐款。
5 语文老师教太极
短短两年里,袁钟两位老师和其他公派教师一起,负责组织了几次重大活动。
2010年“老、中、泰”冬令营活动其中一站在百细华侨公学举行。袁钟两位老师负责主持该活动的全面工作。还要帮学生排练节目,如展示中国绘画、剪纸、元宵和太极拳等节目。
袁老师负责培训学生学习剪纸和中国太极拳。她是“剪盲”和“拳盲”,哪里会什么剪纸和中国功夫。剪纸靠从网上自学。太极拳表演怎么办?正好遇上一个来老挝旅游的朋友。这位老兄算得上是太极行家。两人硬是将他“强留”了两天教太极。她和钟老师专做后勤。最后还掏腰包将他送去车站,帮他买车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就照着教学时拍下的录像教学生练太极。穿着老挝服装打太极总是感到滑稽。表演前,她们还联系南宁的朋友帮买了功夫服给学生,亲自去机场接衣服。冬令营举办得很成功。
2010年5月,中国驻老挝使馆与百细华侨公学共同承办了 “汉语桥”第三届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老挝赛区)预选赛。老挝赛区选出16名学生。袁钟两位老师作为校方主要负责人,精心策划,严格训练。同时,还负责培训本校的5名参赛选手,从演讲稿修改到演讲训练到中华才艺展示,一一指导。几名选手的汉语演讲、剪纸和陈氏太极拳表演,获得了全场掌声。比赛现场钟老师当主持人,穿着高跟鞋站了5个多小时,结束时人都累瘫了。
6 与习近平合影
两个人组织“汉语桥”活动的优秀表现,赢得了时任中国驻老挝大使潘广学的充分肯定。事后,驻老挝大使馆一位参赞官员奖给袁钟两位老师每人200元美金,但两人婉言谢绝了。“这个钱虽是奖励,但我们不能拿。”参赞意外又感动,特别记住了这两位优秀的老师。
2010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访问老挝。那位参赞到百细华侨公学找到了袁钟两位老师,请她们一起参加访问活动。当知道欢迎的是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时候,两人感到特别意外和激动。
6月15日,习近平抵达万象,开始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两位老师和使馆人员、老方领导人、还有著名侨领等,在万象欢迎了习副主席,聆听了他的讲话。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当时光顾激动,照相时竟然忘了挪一点点位置,我的半个下巴给前排的人挡住了。”钟老师指着照片不无遗憾地说。
7 还想去老挝教书
老挝风光美丽得让人吃惊。哪怕是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也处处是绿色植物和鲜花。老挝百姓特别爱清洁讲卫生,无论贫富,屋里都擦得一尘不染。
当地消费很低。一个月六七百元人民币足够生活得很好。百姓吃得很简单。肉食做烧烤,蔬菜生着吃。在街上,常看到有人买豆角,边走边吃。因为没有农药,绝对环保。
在老挝,随处可以感受平静祥和的宗教氛围。老挝人民心态非常平和,热爱生活而又随遇而安,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很少发生争执冲突。两年里袁钟两位老师没看到过有人争吵,更没看到过有人打架。
“我们回国时,校方极力挽留。”袁老师说,“等我退休了,找机会再去,每个月没有外派工资也干。”两位老师说,她们喜欢那里特别纯净的人和特别宁静的环境。那是一个可以洗涤心灵的世界。
学生们也特别喜欢这两位中国老师。他们吃到好吃的零食,就用手机拍下来,向她们撒娇说,“老师,我特别喜欢这个”。为买到学生们喜欢的零食,两位老师有时跑了防城港和南宁的好几个商场。一个班几十个人,给每人买一份。
离开老挝后,师生一直保持联系。有的学生到南宁读书,假期里行李就放在袁老师家。有几个学生被浙江的高校录取,为带学生报到,袁老师带几名学生在浙江跑了几天,吃住路费自己出。对于家境不太富裕的学生,袁老师先垫上留学费用,过后家长才慢慢还。“帮学生的忙,我们感到特别快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加强中老友谊尽一点力,我们感到特别有意义。”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