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防城港市档案局电话
- ·下周一 穿短袖的“夏天”将告结束
- ·防城港港口区发展特色种养 "小八黑"做出"小八菜"
- ·防城港生态家园更宜居
- ·特色农业专家深入防城港开展服务创新活动
- ·“中国京族高脚罾暨防城港民族风情摄影展”走进广东海洋大学
- ·防城港上思县生态柑橘园项目开工建设
- ·广大网友关注防城港市新闻网
- ·东兴执行法官上门“抓”“躲债父亲”
-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同城化:套票可走遍北部湾4市
- ·53棵入境景观树进入隔离检疫圃隔离检疫
- ·防城区华石镇冲敏村 一江春水绕村落
- ·防城港市信访局电话
- ·防城港市重大事项督查领导小组综合小组电话
- ·防城港世界风情步行街内灯火辉煌
- ·防城港市大手笔推进“蓝色海湾”行动
- ·东兴市东盟特色产业加工区入园企业达11家
- ·农融副市长简历和工作分工
- ·全区第三季度防范特大安全事故视频会议召开
- ·25.5万游客春节畅游防城港
- ·我市开展“缅怀先烈、报效祖国、圆梦中华”清明节祭先烈活动
- ·2014年防城港市海上龙舟节即将鸣鼓开台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
- ·社会担当促和谐——防城港市工业迅猛发展探秘系列报道之四
- ·溺水成为广西中小学生“头号杀手”
- ·贪心员工,“导演”抢劫公司货款
- ·防城港防城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 ·侯线红
- ·光着脚丫踩细沙 盘点防城港最美8大海滩
- ·广西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义务献血
临港工业演绎“防城港速度”:从“零点”到“领跑”
25%,这是我市建市以来规模以上临港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堪称为“防城港速度”。
最新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922.67亿元,同比增长18.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2.8亿元,同比增长15.4%,排名保持全区第二,预计占今年全市GDP比重超过50%。
细心观察会发现,我市的临港工业经历了一个从“零点”到“领跑”壮大的过程,特别是近两年来,临港工业这个经济发展的引擎为经济的稳步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边”“海”再唱和,经济发展实现换挡提速,临港工业持续领跑。
从无到有,临港工业格局初显
曾经,我市的工业经济被嵌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我市作为西南海岸线起点,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城市,而那时的工业经济发展几乎为零。
以港立市,就要依港而兴。依托良好的区位和港口优势,市委、市政府开始带领防城港人谋篇布局,开拓创新,使一个个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港城,一批依港而建的企业迅速崛起。
2000年,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第一个抢滩登陆,成为我市临港工业的第一只“金凤凰”,并在一年内完成一期工程投资总额3550万美元。今年,该企业的加工能力预计达到300多万吨,产值突破百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市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坐标图中渐渐显露出来。盛隆冶金、中油能源、武钢、中广核、中电、金川、海森特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项目纷纷落户我市。截至今年9月,我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8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4.38%。
“2013年全市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201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也突破了100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连翻了好几番。特别是今年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以来,边海联动,点轴配合,产业集聚,临港工业有了更大突破。今年1-9月,全市仅规模以上工业就完成现价总产值922多亿元,同比增长了18%以上。”市工信委副主任姚成说:“这在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和边海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为我市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谋划了蓝图。”
目前,我市已有14个千亿、百亿元级产业项目落地或投产,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石化、食品、装备制造等6大千亿元支柱产业正在形成,企沙工业区、大西南临港工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产业园区也正加快推进建设,我市临港大工业格局日益显现。
从有到强,临港工业步伐更加稳健
我市经济在与时间赛跑,与机遇并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的政策叠加优势,我市顺势谋划出了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的蓝图,临港工业的发展再次引来一股浪潮。
当前,我市已成为西南沿海第一大港,是全国最大的硫磺中转、磷酸出口港以及铁矿石、煤炭、化肥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中转基地,是我国南方能源和原材料转运中心以及全国最大的食用油籽加工基地。磷酸出口量占全国的55%以上,大海粮油、惠禹粮油、澳加粮油和枫叶粮油等4家企业加工能力突破900万吨。同时,我市开辟了包括“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圈的国内航线,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通航,海运网络覆盖全球。
而面对着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新常态下我市临港工业的发展令人瞩目。
今年6月和8月,钢铁基地冷轧项目酸轧机组和连退机组分别一次通板试车成功;10月25日,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1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482万吨、1186万吨、19万吨。
目前正在推进的海森特防城港海工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为50亿元,建成后将填补广西重型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空白,有力提升北部湾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使防城港成为南海油气等战略资源开发距离最近、装备制造和维护能力极强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金川150kt/a铜材深加工项目、防城港电厂二期、盛隆冶金技改二期以及中海油广西LNG储运、信润石化、广西科元新材料等一批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
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今年计划竣工的160多个“十百千”项目正逐一完成,涵盖边海经济带六大经济业态一半以上的“十大龙头”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4.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1.53%。据统计,1-9月,全市全部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935.53亿元,全市五个工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32多亿元,同比增长18.85%;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91.41亿元,同比增长15.5%。
转型升级,开启新型工业化新局面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从量向质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市在临港工业的转型升级上已初具规模,部分重大项目创新升级能力强,工艺技术高端先进,转型升级之路初具雏形。”姚成说。
早在今年8月,我市的澳加粮油、大海粮油、广西上上糖业等3家企业就荣获“自治区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标杆企业”称号,优先获得自治区“两化”融合项目资金扶持。此外,科学总结推广澳加粮油、中电信息化和金川、金源机器人、机械手智能化生产建设经验,加快推动食品、有色金属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建设。
“我们正以信息化改造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临港工业的竞争力。”姚成说,同时积极引进循环经济项目,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型环保低能耗产业落户园区,改善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产业的能耗和排放总量,打造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提升工业发展质量。
一些重大项目在高端工艺技术的创新,达到了国内甚至国外的先进水平,展现了巨大的活力。盛隆冶金成功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设立了新材料研发中心和红土镍矿深加工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作为主导单位起草了广西首个钢铁类地方标准《钢筋混凝土用耐腐蚀含镍铬带肋钢筋技术规程》,实现由钢铁冶炼行业向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的战略转型,对推广应用耐腐蚀钢筋、推动广西乃至全国钢铁行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已建成7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自治区级研发中心,有4家企业通过自治区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认定。
临港工业演绎的“防城港速度”,正在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的“点”和“轴”上大放异彩,为我市在“十三五”期间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规模集聚,加快构建现代临港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发挥沿海、沿边“两沿”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先行先试,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以“六大经济业态”为核心内容的边海经济带建设,沿边沿海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今日起,本报推出“扬帆破浪 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