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九东兴市屏峰雨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八交东滨海红树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七万鹤山滨海湿地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六京岛风景名胜区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五东兴市胡志明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三中越北仑河大桥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二东兴口岸景区
- 东兴旅游景区之一东兴城区
- 国门城市,旭日东兴
-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防城区那良镇两瑶寨硬化公路修到农户家门口
- ·黄文龙检查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
- ·防城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国家统计局防城港调查队电话
- ·记者调查:防城港人压岁钱怎么花?
- ·防城边检站开展处置口岸群体性事件演练
- ·防城港市13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 ·自治区校车试点补助防城港经费170万元
- ·防城港市区三大公园摆花迎新春
- ·“五一”小长假高速路继续免费 错峰出行避拥堵
- ·防城港 中秋节适合赏月
- ·防城港市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电话
- ·防城港口岸进口矿产品检验量稳定增长
- ·上思万山宾馆电话
- ·加快进度 积极配合 争取以更大成果为民造福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防城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电话
- ·一季度防城港市财政收入17.71亿元增长5.9%
- ·民警一天解决房屋出租纠纷
- ·上思两男子收取他人保护费被判刑
- ·防城港防城区人大办公室电话
- ·防城港市维稳办电话
- ·防城港市邮电局电话
- ·美丽家园·清洁乡村——走马水源头
- ·摩托车被盗 上思民警当天帮追回
- ·防城港市统计局电话
- ·防城港市一互联网新技术亮相2016年北京科博会
- ·上思交警夜查大货车十车有四车“带病”
- ·防城港市 “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126.7万人次
- ·东兴市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边民永赖——刻在南疆边关的忠诚
防城区那良镇以旖旎的原生态自然风光著称,而今,这美丽的南疆小镇又增添了一处别样的风景。在那良边防派出所营门前,有一块石头格外引人注目,石头上“边民永赖”四个大字更是让人驻足而观。
究竟是块怎样的石头,会有如此的吸引力呢?个中原因,还要从驻守在那良镇的边防官兵身上说起。
导来“生命泉”
那良镇北仑村山竹组地处边境山区,共有25户206名村民,因山势陡峭,自解放以来一直未通自来水,全村人以山溪为水源。溪水从山头流到山脚,再被引入村民家中时已变成淡绿色,因长期饮用不卫生的溪水,村里一半人都患有慢性胃肠疾病。那良边防派出所官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走访当地企业,并号召官兵捐款,共筹得价值5万元的施工管道材料,与村民们一道找泉眼打井,画施工路线图,挖掘铺设导水管道。
在历时25天的警民齐心奋战后,长达4000米的“生命泉”正式竣工,彻底解决了全组村民的吃水问题。当清澈的自来水流入村民家中时,村民们无不激动地欢呼雀跃。时任那良镇镇长唐华感慨地说:“官兵铺的这4000米‘生命泉’,不止流进村民家里,更是流进了村民的心田呐。”
修通致富路
村民的基本饮水问题解决了,那良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却并未停歇,迅速将目光投向了辖区出名的贫困村那伍村。通过与乡亲们交心,官兵们挖出了那伍村贫困的根本原因——路。
那伍村地处那良镇腹地深山中,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道路,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受限,遇到连日雨涝,许多作物抢收了运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田里,村民们叫苦不迭,也因此不敢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导致了贫困的现状。修路,已然是那伍村的当务之急。
问题根源既已找出,官兵们主动带头捐款3000余元,同时开展广泛走访,倡议号召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们共同捐资,成功协助那伍村村委筹集资金5万余元,有效解决了修路资金问题。为了提高修路款的使用效率,该所官兵主动参与帮助修路,在官兵们的感召下,那伍村乡亲们积极加入义务修路工作,减少了雇佣修路工人的费用支出,用有限的资金修通了更宽更长的柏油公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条3公里长的致富路终于连通了深山和小镇。
“黑户”不再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起引水、修路,让边防官兵们更为牵挂的是很多瑶胞孩子的“黑户”问题。
在走访中,边防官兵吃惊地发现,由于长期交通信息闭塞,辖区深山瑶寨老冯坪村的很多瑶胞思想比较落后,结婚不登记,生孩子为了省钱不进正规医院,更不给新生儿做登记,使很多孩子成了无出生证明、无户口的“两无”人员。这“两无”给孩子们带来了太多麻烦,适龄儿童无法办理学籍,只能在村办小学读书,无法升学,无法申领边境3公里补助,更无法办理各种社会保险,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负担,生了大病没钱到外面医治,有的甚至因为缺少合适的治疗而落下终身的遗憾。
官兵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不得马上为孩子们补上户口,但每年此类人员补录户口名额有限,且时间跨度已久,“两无”孩子的血缘关系不能仅凭父母的一面之词,必须经过DNA鉴定手段证明才可以上户。考虑到政策要求和瑶胞的实际经济困难,那良边防派出所官兵不断吁请相关部门支持,并积极向市公安局申请,最终为瑶寨16名“两无”孩子争取到了补录名额,并免除孩子与父亲共32人近6万元的DNA鉴定费。随着一份份鉴定结果出炉,孩子们的户口补上了,学籍办好了,边境补贴和社保也落实了,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
引水、修路、树人只是边防官兵们爱民固边的一个个缩影,长期以来,那良边防派出所官兵心系边民群众,为群众解决各类困难1000余件,帮扶贫困群众400余人,累计捐款10万余元。官兵们的一心为民,换来了边关人民的全心拥戴,也被上级领导寄予了厚望。2016年11月,市边防支队政委廖启流亲自为官兵们拟送了“边民永赖”四个大字,刻在了那良边防派出所门前的巨大镇石上。这4个字本是清光绪年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在靖西县一处炮台正门所刻,寓意边民永远信赖,现如今已成为边防官兵与群众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