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族拉大网捕鱼
- ·京族少女,京族姑娘,京族美女
- ·东兴京族风土人情
- ·虾灯
- ·京族教育
- ·京族的丧葬习俗
- ·京族唱哈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 ·京族哈节活动时间
- ·罗湘洲
- ·京族高脚罾传统捕捞技艺传承培训班在东兴市江平镇澫尾村海迎门举行开班仪式
- ·京族掷木叶
- ·京族哈妹组合——亮相青歌赛团体决赛
- ·黄谷柳,原名黄显襄-东兴名人轶事
- ·京族经济
- ·京族社会经济 京族渔业生产
- ·东兴传统风俗习惯
- ·京族民间乐器独弦琴
- ·京族中元节
- ·东兴习俗:京族独弦琴开培训班啦!
- ·莫运朝
- ·京族,踩高跷的捕鱼人
- ·京族《采茶摸螺舞》民歌
- ·京族后神
- ·杜锦荣
- ·京族三岛中哪个岛屿居住人口最多?
- ·《京族哈妹》歌曲,歌词
- ·禤东
- ·京族竹杠舞 也叫跳竹杠舞
- ·京族少女,京族美少女,京族漂亮美女
- ·京族哈节是什么时候?
京族的饮食习俗
过去京族人一般以杂粮为主食。杂粮主要有玉米、红薯、芋头、狗尾粟、鸭脚粟等。把玉米磨成粉状或碎粒(红薯、芋头则切成碎块),再掺进少量大米熬成一大锅稀粥,一日两餐或三餐,很少能吃到大米干饭,生活是极为困苦的。然而,他们却在饮食习俗方面有许多独具风味的传统食品,而且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
1.糯米糖粥
京族人普遍喜欢甜食,特别喜欢糯米糖粥。其煮法很简单:将糯米淘净水煮,至将熟时,加糖再熬,至米烂水有胶质即成。若煮得好,那糖粥亮晶晶、甜润润、香喷喷,很是诱人。逢年过节,京族人都要吃糯米糖粥;祭神祀祖最不可少的祭品也是糯米糖粥;平时家中来客,主人免不了要捧出糯米糖粥来招待,要是一时拿不出,也会将就一下,来一碗红薯糖汤、粉丝糖汤或绿豆糖水。
2.“风吹糕”和“白糍糕”
这是京族颇有风味的一种传统的粮食制品。“风吹糕”是用糯米浸泡使其发胀后,水磨成稀粉,然后用勺子舀到直径40厘米左右的篾托(现已多用薄铝制成)里,大火蒸熟成一面一面的薄粉膜,再撒上一些熟芝麻,晾干后置于炭火上烘烤而成。因经过烘烤,它变得又薄又轻,几乎像透明的薄膜,风吹即飘起,故名。其味香脆爽口,是待客和探亲访友的上好风味食品。“白糍糕”也是先把糯米浸泡,水磨成稀粉,用布滤成半干,然后搓捏成一个个如鸡蛋大小的汤圆,内包糖馅,用水煮至它浮上水面不久即熟。这大多是在每年除夕之夜,全家边守岁边做好煮熟,待新春到来时,先用以供神祭祖,后拿来和糯米糖粥一起吃,以示祝福:生活甜蜜人长寿,偕老白头如“白糍糕”。
3.鲇汁
又称“鱼露”,是一种味道鲜美的上等鱼汁调味品,每年农历3—6月进行生产。其制法是:用一只洁净的大瓦缸,缸底凿一小孔,嵌入一根装有塞子的导汁管,缸内垫一层稻草或沙包作为过滤层,然后把洗净的鲇鱼(其他小鱼次之)和盐巴,按3:2的比例,一层鱼一层盐地叠入缸内,装满后压平缸面,并加盖密封。经一星期后,将导汁管的塞子拔开,缸里的鲇汁就涌流出来了,每缸可分三次采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