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又称迪独岛、季托夫岛:解锁下龙湾的宝藏景点,深度体验世界遗产喀斯特地貌海湾地区绝美景色
- 越南旅行怕踩坑?这几个实用软件人手必备,轻松搞定语言、交通和美食!
- 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游览边境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路线启动
- 中越青少年学生在东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
-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东兴的京族人喜欢吃什么?
- ·京族的婚恋习俗
- ·京族的娱乐
- ·东兴京族风土人情
- ·京族历史沿革
- ·从东兴京族看不同民族的七夕情人节
- ·踢沙是京族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方式
- ·京族,踩高跷的捕鱼人
- ·东兴习俗:掷木叶
- ·京族群众“请戏”过大年
- ·京族人的家庭
- ·京族唱哈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 ·哈节 京族哈节
- ·京族竹杠舞
- ·京族“竹杠舞”
- ·京族哈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东兴红木选购误区:红木家具越重越好?!
- ·传统节日
- ·风格独特的京族独弦琴
- ·东兴客家风情
- ·京族《采茶摸螺舞》民歌
- ·京族社会经济 京族渔业生产
- ·东兴京族人的习俗:斗笠
- ·京族人捕鱼是踩着高跷吗?
- ·京族哈节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组成
- ·京族特产:鱼汁、鲶汁、米乙、白头米乙、风吹米乙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何凯军
- ·京族哈节是什么时候?
- ·央视4套播出东兴京族哈节等内容时长共80分钟
独弦琴成京族文化符号
据史籍记载,京族先祖于16世纪初从涂山(现越南海防附近)追逐一硕大鱼群,来到现今的京族三岛,并定居此地。靠海而生的京族,始终坚守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对大海充满虔诚和敬畏。每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哈”为京族语,含有“歌”和“请神听歌”的意思。在这个节日里,京族人扛着华伞、香案、祭品台、彩旗到海边迎神;祭神时,进香歌、天灯舞、花棍舞、竹杠舞等歌舞不息,通宵达旦。
在京族哈亭和京族博物馆里面,存列着京族自己的文字——“字喃”。乍一看,这种文字跟汉字非常相像,可是按照汉语语法读起来却又不知所云。
“字喃”与汉字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京族老人苏维芳说,京族历史上也曾使用汉字用于书写,但因为汉字无法准确地表达京语的读音和语法,使用起来音义分离,很不方便。于是聪明的京族人就仿照汉字的“会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把汉字按照京语的语音、语义组合起来,创造了“字喃”。“字喃”这个名词本身就反映了京语和汉语的区别,按照汉语的语法,“字喃”应叫为“喃字”,意思是“南国的文字”。但京语的习惯是把修饰词放在后面,就成了“字喃”。
说到京族民俗文化,不能不提到为“唱哈”伴奏的京族传统乐器独弦琴。近年来,独弦琴以其优美独特的音色,成为最能代表京族文化的符号,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都响起过独弦琴婉转悠扬的“余音”。
在京族三岛,最出名的独弦琴师要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春发。50多岁的苏春发告诉我们,独弦琴只有一根弦,由琴身(共鸣箱)、摇杆、弦轴和琴弦组成,是京族古老的民间乐器,琴身长105厘米,是用一段毛竹筒(长1米,直径12—15厘米)的多半边做琴体,开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纵向挑起一条细而长的竹皮为弦。音色清澈,优美动听。
苏春发习琴弹琴已经40多年。“可能是天生就感兴趣的原因,走到哪都没放下独弦琴,再忙再累,每天回到家,都忍不住要弹上几曲。”
在苏春发的楼顶上,安装着3个高音喇叭,平日里,苏春发弹琴的时候,就通过大喇叭播放出去,让全村的人都听得到。
“有时候我在家弹琴,在码头、海滩上劳作的村民还打电话来点播曲子,他们点什么我就弹什么给他们听。”苏春发说:“独弦琴是京族人的音乐,具有民族心理认同感,大人小孩都喜欢。”
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出了200多名学生,他说:“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热爱京族文化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