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梦筑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广西鸿日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一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大胜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千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韶华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万坤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云忆秀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浩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优游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京族少女,京族美少女,京族漂亮美女
- ·京族有哪些信仰和习俗?崇拜哪些神灵?
- ·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 ·京族高脚罾传统捕捞技艺传承培训班在东兴市江平镇澫尾村海迎门举行开班仪式
- ·京族风俗习惯
- ·相聚京族哈节 共赏魅力房·车展
- ·京族的民族简史是什么
- ·《海石花》京族单人舞
- ·传统节日
- ·京族“竹杠舞”
- ·京族因何而得名?
- ·东兴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独弦琴培训汇报总结会暨京族原生态民歌班开班仪式在东兴召开
- ·哈节,哈节是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 ·京族的族称族源
- ·七旬老人杨俊亭自学改良独弦琴 免费开班授课
- ·京族跳天灯和花棍舞
- ·东兴京族习俗:竹杠舞
- ·京族哈节 京族又称“唱哈节”“唱哈”即唱歌
- ·京族竹杠舞
- ·东兴京族高跷捕鱼
- ·广西东兴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独弦琴 众人弹琴
- ·东兴习俗:掷木叶
- ·京族的文化
- ·东兴的京族人喜欢吃什么?
- ·中越北仑河大桥
- ·京族《采茶摸螺舞》民歌
- ·京族与越南的关系?
- ·独弦琴成京族文化符号
- ·京族社会经济 京族渔业生产
- ·赋予幸福的京族“花棍舞”
独弦琴成京族文化符号
据史籍记载,京族先祖于16世纪初从涂山(现越南海防附近)追逐一硕大鱼群,来到现今的京族三岛,并定居此地。靠海而生的京族,始终坚守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对大海充满虔诚和敬畏。每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哈”为京族语,含有“歌”和“请神听歌”的意思。在这个节日里,京族人扛着华伞、香案、祭品台、彩旗到海边迎神;祭神时,进香歌、天灯舞、花棍舞、竹杠舞等歌舞不息,通宵达旦。
在京族哈亭和京族博物馆里面,存列着京族自己的文字——“字喃”。乍一看,这种文字跟汉字非常相像,可是按照汉语语法读起来却又不知所云。
“字喃”与汉字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京族老人苏维芳说,京族历史上也曾使用汉字用于书写,但因为汉字无法准确地表达京语的读音和语法,使用起来音义分离,很不方便。于是聪明的京族人就仿照汉字的“会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把汉字按照京语的语音、语义组合起来,创造了“字喃”。“字喃”这个名词本身就反映了京语和汉语的区别,按照汉语的语法,“字喃”应叫为“喃字”,意思是“南国的文字”。但京语的习惯是把修饰词放在后面,就成了“字喃”。
说到京族民俗文化,不能不提到为“唱哈”伴奏的京族传统乐器独弦琴。近年来,独弦琴以其优美独特的音色,成为最能代表京族文化的符号,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都响起过独弦琴婉转悠扬的“余音”。
在京族三岛,最出名的独弦琴师要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春发。50多岁的苏春发告诉我们,独弦琴只有一根弦,由琴身(共鸣箱)、摇杆、弦轴和琴弦组成,是京族古老的民间乐器,琴身长105厘米,是用一段毛竹筒(长1米,直径12—15厘米)的多半边做琴体,开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纵向挑起一条细而长的竹皮为弦。音色清澈,优美动听。
苏春发习琴弹琴已经40多年。“可能是天生就感兴趣的原因,走到哪都没放下独弦琴,再忙再累,每天回到家,都忍不住要弹上几曲。”
在苏春发的楼顶上,安装着3个高音喇叭,平日里,苏春发弹琴的时候,就通过大喇叭播放出去,让全村的人都听得到。
“有时候我在家弹琴,在码头、海滩上劳作的村民还打电话来点播曲子,他们点什么我就弹什么给他们听。”苏春发说:“独弦琴是京族人的音乐,具有民族心理认同感,大人小孩都喜欢。”
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出了200多名学生,他说:“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热爱京族文化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