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梦筑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广西鸿日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一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大胜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千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韶华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万坤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云忆秀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浩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优游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鱼梆一敲,网带上腰”看京族拉大网
- ·京族三岛中哪个岛屿居住人口最多?
- ·京族竹杠舞,京族少女竹杠舞表演
- ·蒋岩
- ·哈节,哈节是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 ·传统节日
- ·黎屹松 成为京族族史上首位荣誉村民
- ·京族哈节将于7月9日至15日举办
- ·广西东兴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独弦琴 众人弹琴
- ·传统风俗习惯
- ·京族高脚罾传统捕捞技艺传承培训班在东兴市江平镇澫尾村海迎门举行开班仪式
- ·陈仁信
- ·《海石花》京族单人舞
- ·孔学斌
- ·踢沙是京族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方式
- ·东兴京族
- ·谢启清
- ·京族社会经济 京族渔业生产
- ·京族的来历?
- ·《过桥风吹》京族民歌
- ·京族拉大网捕鱼
- ·京族的宗教信仰
- ·京族与越南的关系?
- ·苏维芳
- ·京族竹杠舞 也叫跳竹杠舞
- ·罗湘洲
- ·黎春兰
- ·廖俊劼
- ·京族中元节
- ·京族风俗习惯
京族的历史
京族过去曾称为越族,1958年春正式改称京族。根据群众回溯和现有文字材料,京族的祖先从十五世纪开始,就陆续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安省)等地迁到今天的东兴各族自治县巫头、澫尾、山心等岛,最先居住在巫头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逐渐向澫尾、山头、潭吉等地发展。
在澫尾村的乡村中有“先祖父洪顺三年从涂山漂流到此,立居乡邑……”的记载。洪顺是越南十六世纪封建王朝的年号,洪顺三年即公元1151年,相当于我国的明朝武宗正德六年。从此可以看到,迁来澫尾这部分京族,至少已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
京族的祖先迁到江平地区时,邻近的恒望、红坎、贵明、佳邦等地早已有汉族居住。当时的巫头和澫尾还是丛林密盖的荒岛,后经京、汉两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驱蛇蟒、伐荆棘、筑海堤、垦荒坡,开拓了自己的家园。山心和潭吉原来也是荒凉的小岛,与陆地隔着一片汪洋,京汉两族人民携手合作,修筑了海堤,把两个小岛和陆地连接起来,使它变成了两个半岛,既便利了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又开辟了大片土地和盐田,发展了生产。
京族劳动人民初迁来时,主要从事渔业生产,以简陋的渔业工具捕鱼,后来向邻近汉族学会了种植水稻,才逐步扩大起来。适应着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盐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也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制鱼汁业相当发达,成为京族地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京族在迁到江平地区之间已处于封建社会阶段,迁来之后,在京、汉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农业渔业生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红坎村“哈亭”的碑文上,就有“官事重役,不堪其苦”,“人民饥馑……”等记载,反映了京族劳动人民过去生活的悲惨景况。
1840年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了我国的大门之后,京族地区长期被法国帝国主义者侵占和统治,在法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京族地区的渔、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洋纱、洋布的大量倾销,京族人民的许多传统工业被迫停业,不少渔民、农民在法帝国主义者的催残下,倾家荡产,流落到当时法帝国主义者统治下的越南海防做劳工,受尽了折磨。
解放前国民党的统治更使京族人民遭受空前的灾难。国民党反动派对京族劳动人民的榨取,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如“用粮赋税”、“渔盐海税”、“人丁税”、“过秤税”、“乡保长米”、“自卫班长”等,无奇不有。京族社会长期留下来的以“翁村”为首的长老制度,也被利用作为统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的统治和压迫下,京族人民曾经和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直到1949年底,在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攻势下,逃窜于附近竹山地区的国民党残余匪军全部被消灭了,京族地区才获得全面的解放,京族人民才得以翻身,作自己土地上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