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梦筑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广西鸿日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一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大胜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千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韶华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万坤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云忆秀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浩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优游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防城区那良镇两瑶寨硬化公路修到农户家门口
- ·中越北仑河二桥建成
- ·防城港最大汽车驾驶证考试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 ·防城港市农产品过“三关”保“安全”
- ·聚才防城港 扬帆北部湾——前三届“百名博士防城港行”活动回顾
- ·防城港举行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日宣传活动
- ·今年1月16起交通事故5死17伤
- ·港口区假期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
- ·“威马逊”重创防城港电网 25支队伍600多人紧急抢修
- ·万秋红副市长简介和工作分工
- ·防城港市港口建设管理办公室电话
- ·广西防城港市与东盟国家经济投资合作成效显著
- ·防城港市举办首届“钓鱼协会杯”钓鱼大赛
- ·防城港——中国首个地级市“中国白鹭之乡”
- ·上思县委办公室电话
- ·2015年,防城港投入1265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
- ·市领导到上思督查指导“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
- ·春节出国旅游防城港居榜首,东兴口岸火了!
- ·防城港市奋力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旅游业态发展之旅
- ·防城港市组织收看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台风“海鸥”造成防城区13个乡镇(街道办)受灾
- ·2013年防城港银行业资产总额超500亿元
-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多重成效
- ·防城港边防检查站电话
- ·中越两景区跨境特色旅游首发体验团启动
- ·北部湾旅游滨海旅游热点——防城港万尾金滩
- ·防城港市侨联电话
- ·蛤蚧是山里人的宠物
- ·丈夫“二进宫” 妻子起诉离婚获法律支持
- ·中国·东盟(防城港)进出口商品采购基地项目开工
防城港边海月明夜 共品中秋味
上思县叫安镇那荡村村民正集中在一起做月饼。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中秋赏月,是国人千古风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是,因为天气原因,并不是年年中秋都是青天明月。不过,据天气预报,羊年中秋夜无雨,防城港或许是个朗月之夜。
边海月明夜,共赏中秋味。月圆之下,万人仰望。一样的月光,却有不一样的情怀;同样都是中秋月饼,却吃出不一样的味道。中秋之夜,地处南疆边陲的防城港人,所吃的“防城港”版月饼,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味道?
月饼里有妈妈的味道
9月22日,中秋节前5天,记者在东兴市金冠街找到了做月饼的苏妈妈。
说起做月饼的事,当医生的儿子小苏笑笑说:“这么多年来,年年中秋都吃月饼,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还是觉得老妈做的月饼好吃。”
小苏祖籍东兴,是归国华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家人归国后在广东生活多年,直到11年前,才和父母定居东兴,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在广东做生意。小苏说,去年中秋前,做生意的几个兄弟姐妹从广东回东兴,提起月饼的事,都觉得不合口味,于是大哥提议说,还是得劳烦老妈了。
苏妈妈不做月饼有多年了,但为子女和亲戚朋友,她才重新做起家庭月饼。
小苏说,做月饼算是个比较琐碎的活计,一个人做不过来,还得请一个表姐帮忙。苏妈妈做的月饼,用料最讲究。花生油、面粉、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什么的,都是选用最好的,虽然品种只有豆蓉、莲蓉、五仁等3种,但所备的各种主料佐料不下20种。像选择上好的猪肉,光腌制就需要15天左右。所有月饼,都在中秋节前几天做好,以保证新鲜,月饼最好在10天内吃完,因为不放防腐剂,不能久留。“吃起来特别鲜香,而且甜度适中,甜而不腻,老妈做的月饼我可以吃两块。大超市里卖的月饼,半块都吃不了。”小苏说。
苏妈妈做的月饼是粤式口味,这与一家人多年生活在广东有关。一个中秋节,总共也就七八十盒。自己留一点,其他分送亲戚朋友,还分给儿子工厂的20多名员工。
小苏说:“我老妈很会做饭做菜,过年还自己做年糕。中秋吃老妈做的月饼,过年吃老妈做的年糕,感觉真的不一样。那里面有好味道,更有一份浓浓的亲情。”
自制月饼传遍朋友圈
对家住港口区白沙氵万的小卢来说,今年的中秋虽不能全家团圆一起过,却因为自制月饼多了几分欢乐。
小卢的父母很爱吃月饼,却因为体质易上火,不能多吃。而兄弟姐妹在外地工作,今年假期短,也没办法回家过节,尝不到家乡月饼的滋味。她因此萌生了自己做月饼给家人品尝的想法。
小卢从网上买来馅料和模具,换着花样做月饼。据她介绍,自制月饼其实并不难,按配方揉制好饼皮后,将馅料包起来,用月饼模一压,刷油烘焙,一个漂亮的月饼就出炉了。今年她分别制作了五仁叉烧、莲蓉蛋黄、草莓蓉、紫薯、栗子等口味的月饼,亲朋好友都非常捧场,还不到中秋就把月饼吃光了,让她哭笑不得。
自制月饼带来的欢乐,也为这个中秋节增添了不少喜庆滋味,让小卢想起小时候中秋节必有的自制玩具——柚子灯。小时候过中秋节都是比较隆重的,常常全家人一起去海边,带上几块月饼,找一块草地坐下来赏月。吃过月饼,她和姐姐就提着柚子灯到处疯玩。柚子灯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一个柚子剥开,尽量保持外皮完整,中间点上一根蜡烛,顶头穿根线,绑上一根棍子,一个带着清香的柚子灯就完成了,可以提着赏玩。对白沙氵万的孩子们来说,这种在今天看起来有点简陋的玩具,却是当时中秋节的专属福利。当时物质生活还不是非常丰富,小孩子能得到的玩具不多,中秋节给孩子做一盏柚子灯是一般人家过节的“标配”,即使家境不够宽裕或者不爱吃柚子,也要剥个柚子皮,让孩子痛快玩一下。
浏览朋友圈时,小卢发现,今年很多人争相在朋友圈晒自己做的月饼,或者自己去买月饼,节俭之风一夜吹遍,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想吃什么馅就自己配
9月23日,记者来到上思县叫安镇那荡村,看到七八名妇女正集中在一家饼店里,集体制作月饼。
饼店的陆老板告诉我们,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她们都会集中在一起做月饼,有些人是她雇来为饼店制作月饼的,有些村民是自发来这里参与制作月饼的。“她们就带自己备的料过来,想做什么馅就自己弄,弄好了就放在烤箱里烤。”陆老板说。
虽然只是个小村庄,但是饼店的生意很好,有些村民嫌自己做月饼麻烦就直接来买现成的,自己家门口做的月饼,怎么着都比外面的放心,而且价格也便宜。陆老板高兴地说:“本来我们不是卖月饼,因为有人看着我们做月饼,尝了之后,觉得特别适合胃……他们没有人工和设备,于是就跟我们订做一点。这两三天,我都卖出了500多个月饼啦。”
留住老防城的味道
说到防城传统月饼的味道,就不能不提到原南园饭店的伍仁叉烧大月饼了。
南园饭店于1993年开始在中秋节制售月饼,一开始制作的是小月饼,120克一个,有各种口味,莲蓉、冬蓉、叉烧等。1997年南园饭店率先推出了3斤重的伍仁叉烧月饼,售价48元,3斤重的月饼在当时防城本土月饼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大月饼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当年南园饭店月饼的营业额为10多万元,而3斤重的叉烧月饼营业额就得6万多元。由于大受欢迎,这款月饼成了南园月饼的招牌,中秋节购买南园饭店的大月饼成了许多防城居民一件重要的事。
南园饭店早在2010年因旧城改造被拆除,但南园月饼的味道却没有因为饭店的解散而消失。
9月24日,记者来到防城区宗朝饼业有限公司,它是由原南园饭店的8位老员工于2011年合资成立的饼厂。当天已是农历八月十二了,但车间里工人仍在忙碌。厂长李宗娟介绍说:“防城人喜欢吃新鲜的月饼,我们厂都是在农历七月二十几备料,八月初一才正式开工生产月饼,一般只做到农历十三,基本上是当天生产的月饼,当天就销售完了。”
宗朝月饼延续着原南园饭店传统的月饼制法,配方还是原来那个配方,由老师傅把关味道,比如,叉烧要选用本地猪肉,由自己调料加工制作,保障叉烧的味道。并且全是纯手工制作,捏馅、包皮、压模等,所请的工人也都是参与过南园月饼制作的老师傅。
“我们一直以原来的配方为基础,再针对现代人的口味进行调整,比如甜度降低一点。”主管月饼制作的陈中武说。陈师傅曾在广州的莲香楼学习厨艺,1994年来到南园饭店,与老师傅们一同研发南园月饼。
“我们几个老员工想到了一块做月饼,就想留住我们防城月饼传统的味道。”李宗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