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北海香格里拉大酒店圣诞活动启动爱心助学
- ·北海涠洲岛32个供电台区全部恢复供电
- ·瑞丽航空加盟北海机场 增加昆明往返航班
- ·北海42套优秀旅游商品初评入围,哪些是您心目中的“北海礼物”?
- ·受“环高”台风影响,北海涠洲岛航线停航
- ·祝贺北海市两个村落入选广西传统村落名录
- ·明年1月计划增开北海直达百色动车
- ·争创4A景区,北海金海湾景区建成彩色观光道路
- ·冬游金海湾
- ·北海火车站开行30对客运列车迎“双节”
- ·北海十万株向日葵花海盛开,花期持续到九月!
- ·北海暖冬引来南飞“候鸟”
- ·台风“威马逊”将登陆北部湾 广西涠洲岛全线停航
- ·3月15日北海、越南、巴马、海南、桂林休闲专列盛大开行(图)
- ·国庆黄金周前两天北海喜迎15万游客,景区秩序井然!
-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北海发现天然气
- ·“中国好风光”摄影大赛北海赛区颁奖
- ·北海旅游食品的又一张名片—海鸭蛋
- ·摄影家齐聚涠洲岛
- ·580人在海景大道欢乐骑行
- ·7月18日起 北海开始实施 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单
- ·2018海上丝绸之路(北海)旅游发展投资大会将举行
- ·2014年北海优秀旅游商品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公告
- ·东兴口岸
- ·北海市少年儿童以各种形式欢庆六一
- ·北海至涠洲航线客运量持续增长
- ·园博园7月1日起收门票啦!门票60元/人,本地市民有优惠
- ·自治区级非遗瑰宝——合浦山口木偶戏重回舞台
- ·受韩国疫情影响 北海市韩国游减热
- ·涠洲岛亮相巴黎中国电影节旅游城市图片展
北海“非遗”之传统技艺疍家服饰制作技艺!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2015年文化遗产日,市非遗中心演员们在北部湾广场四方台为老百姓带来疍家服饰走秀。农春录 摄
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服饰各有特色,北海是一座具有浓郁海洋文化的城市,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前进,靠海而生,以船为家的疍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了别具一格的腿穿宽裤筒、衣着马蹄袖,头戴垂檐海笠的疍家服饰。
海城区地角88岁老人穿戴的疍家服。拍摄时间:2008年4月1日地点:地角上寮社区 赵军摄
海城区地角67岁老人穿戴的疍家服。拍摄时间:2008年4月1日地点:地角上寮社区 赵军摄
吴桂录在向我馆“非普”人员展示他缝制成品的疍家服上衣。 时间:2008年4月1日 地点:白沙镇沙尾村 赵军 摄
一、疍家服饰是曾经识别疍民身份的符号
疍家,是广东、福建、广西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水居族群。在北海,如果说有珍珠就有了疍家,那么,疍家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文字记载的北海疍家距今有近700年。疍家服饰完全是来自疍家群体生活方式所演变而定形的衣着,这是疍家历经各阶层社会文化、民众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北海、合浦沿海一带的疍家服饰成为自古代到近代,又从近代到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疍民都将本族群的穿戴服饰保存得比较完整。在合浦县白沙镇的沙尾村,疍家服的历史已延续了200多年。
“以前只要看到我们穿的衣服,大家就知道我们是疍民了,这是我们的身份标识。”据北海市外沙街的一些老人说,传统疍家衣裳与旧时唐装相似,为阔大袖口、宽短裤脚的黑布斜襟样式。
原生态的疍家服饰别具风情,疍民原始的衣着源自蓝天和大海的图腾,以蓝色为基调。男女都穿着短、宽、窄袖的上衫,宽短的裤子及于足踝之上。不论四季,头戴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的海笠(垂檐尖、圆顶竹帽),跣足。疍家妇女喜爱留长发,姑娘们把头发结成不容易散开的五绞辫,发梢上缀红绒,休闲时就让长辫摇晃垂及腰际。结了婚的妇女把长辫在头顶上盘成髻。捕鱼劳作时,习惯在头上包一块方格花纹的夹层方布,一角突出前额,一角垂于脑后,疍家俗称猪嘴,方巾的左右两角交结于下颊。疍家的这种装束打扮,利于海上作业和遮蔽风日,便于步滩涉水和渔业劳作。当时到处有人穿疍家服饰出海打鱼。在那个时候,穿疍家服饰的人在疍民中是极受人尊重的。
二、疍家服饰承载古老的技艺与含义
合浦县白沙镇沙尾村的疍家服,保留了比较原生态的服装样品,它的衣料底色以蓝色或灰蓝色和黑色为主,使用的布料为粗白布,从靛染、剪裁到完成制作过程都出于传承人吴桂录在三十年前缝制之手。
疍家服制作方法主要有如下程序:首先从市场上购买粗白布,然后放入染缸,染上蓝色或者黑色、红色,晒干后,按照传统裁剪方法剪裁、缝制好。疍民在日常生活中(或传统节日),男性常穿蓝色或灰蓝色疍家上衣,女性则常穿黑色疍家上衣。而红色疍家服是新娘结婚时穿的,白色疍家服则是新郎结婚时穿的。疍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独特的染制红色布料的方法。据介绍,当地有一种植物叫“松仔树”,摘取松籽果后,将乌红色的汁液从籽里压榨出来,而籽渣晒干留着下一次泡水。同时,疍民便将衣服放在乌红的汁液里浸泡、染色,待衣服染色后,又将其放进锅里蒸煮近两个钟,再晾干。按照这个方法,衣服染色三次后,鲜红的颜色明亮照人,而且这样染出来的衣服还不容易褪色。此外,疍家妇女穿衣喜欢宽大,故在制作时,上衣是马蹄袖,领袖衣边绣花边,裤筒则宽大。男性下身穿着一般为黑裤,裤筒亦很宽。
过去的疍家以善良朴实的心,编织出了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服饰。疍民妇女还有专门的短裤,长度只到膝盖上端,配以蓝色或灰蓝色的色调,显得朴质而纯美。裤子的后面则是往外翘,以免下田或者下海捕鱼把裤子弄湿。妇女在裤子上一般还系着银腰带,或玉琢腰带,腰带上雕刻着美丽的图案,银腰带的作用主要不是美观,而是疍民出海捕鱼的时候,海上潮湿的空气容易使腰部沾上水气,引起风湿,银腰带却恰好避免了这一点,还美观实用。而玉琢腰带则有辟邪之功用,能挡煞,能消除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保持愉悦的心态。除此外,玉琢还能起到护身,百病不侵等功用。由此可见,原汁原味的疍家服及附带的腰带不仅“古朴”,它的宽裤头也尤与旧时的唐装相似。毡布是一块约2.5×2.5尺的方布,披戴毡布是有讲究的,要先对角折成三角形,仔细地在头上围成拱形,边角往里掖,既防风防寒,又透出一种神秘美,颇有水乡妇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