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东兴交警《入境须知》获点赞
- ·越南籍新生儿患病 广西东兴边检站为其提供通关“绿色通道”
- ·广西首个跨国铁路货运“无轨站”落户东兴
- ·东兴口岸 国家一类口岸
- ·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多条措施支持试验区开发开放
- ·中国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正式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
- ·东兴口岸分类通关效率高
- ·东兴市街边村
- ·东兴检验检疫人员进村当义工
- ·东兴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成为“1310”示范工程的示范单位
- ·广西东兴:将建跨国医疗救助通道
- ·万尾金滩汽车陷沙滩 消防官兵及时“救”车
- ·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谋求发展新高峰
- ·东兴:小孩贪玩帮父“改”年龄 父亲出境险不成
- ·京族文化魅力助推东兴边境特色旅游蓬勃发展
- ·东兴市“三证合一并联审批”激发市场活力
- ·东兴中学举办2014年高考备考视导课暨研讨会活动
- ·东兴江平兴文幼儿园
- ·东兴京族三岛下1300多米长大网收8千公斤鲈鱼
- ·东兴教育局
- ·东兴市瞄准“六难”扎实整改有“干货”
- ·东兴,因其兴起于北仑河东岸而得名
- ·东兴住建局
- ·东兴加大旅游景点景区建设
- ·东兴市投入千万元改造城市供水质量
- ·东兴边民互市区退运一条灰真鲨
- ·越南边民“走过边界”到广西东兴来看病
- ·张中华
- ·中国东盟自驾游总部(东兴)基地项目落户东兴
- ·东兴交通局
精心栽培 校园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东兴市京族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
东兴市京族学校创建于2003年,位于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中的万尾岛。学校始建于1995年,时称“东兴市京族中学”。2003年8月,东兴市京族中学和当时的江平镇万尾小学合并,组成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的民族学校,并改名为“东兴市京族学校”。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以京族命名的民族学校,教学服务范围涵盖整个京族三岛。学校占地面积25806平方米,建筑面积10474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芳草如茵。目前,学校分为中学和小学2个校区,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生1092人(其中小学部773人,中学部319人),京族学生781人,占学生总数的71.5%;有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京族教师2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在东兴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援助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东兴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安东兴以及东兴市的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保稳定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从2008年起,东兴市京族学校根据东兴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将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制订学校民族团结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及时成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在学校领导班子及各处室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指数,校级领导班子5人中有京族2名、壮族2名、汉族1名;8名中层干部中有京族3名、壮族2名。
二是校领导以身作则,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经常检查班子成员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校党支部则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采取教职工大会、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印发学习材料等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方式,使全体教职工正确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是国策,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学习使用京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德育为先,全面落实教学任务
一是统一思想,德育先行,加快学校发展步伐。京族中学与万尾小学两校合一之后,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京族与汉族各占一定的比例,教师工作习惯均有不同,学校承受着家长、社会能否认可的压力。要使学校在快速、稳健中发展并办出特色来,团结是基础,稳定是关键。校领导奉行这一思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将德育管理放于首位,让思想教育工作先行,以清晰的管理思路推出德育先行的管理原则,为学校的平稳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依法治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创建规范、民主、和谐的文明校园。
——开展多种教育。几年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公共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习惯教育等,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民主和谐的规范化校园迈进。学校在总结中积累,将空洞的德育管理具体化为师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养成。《办公室评定方案》《学生常规考评条例》等的实施使学校德育工作融入生活,落到实处;工会制度、教代会制度、校务教务公开制度、财经管理制度等逐渐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方向正确,科学管理有特色
一是建校伊始,学校就对办学方向做了明确定位: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招收少数民族农村学生,让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上走出了一条“低进高出”的成功之路。
二是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去落实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学校教师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总结出台了一套既符合学校实际又易于操作的《京族学校目标管理考评方案》。该方案的实施,使学校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一项工作都纳入监督考评之中,层层落实,步步推进,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构建了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有序竞争氛围,激发了教育教学管理的活力。
三是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立校之本。学校的教职员工都是面向社会招聘的优秀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学校将部分教师送到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培训。目前,学校现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多位教师获得自治区、防城港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的称号。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近五年来,学校软、硬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室、科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电子阅览室、青少年科普工作室、音乐室、图画室、地理室和独弦琴室,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服务与良好的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生的学习条件日趋优越,为学校发展走向更高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开拓创新,教育形式多样化
学校积极探索加强民族团结的新思路、新方法,实行“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兄弟学校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保持了学校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是抓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标语、墙报、画报、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使广大师生在民族团结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
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通过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宣传民族英雄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兄弟为中国革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民族人民一定要相亲相爱,携手共进。
——举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演讲赛。2010年上半年,学校以“民族团结的模范”孔繁森为学习典型,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举行了全校性的演讲比赛。选拔出的优胜选手利用班会时间,分别到全校各个班级中进行巡回演讲。
——开展“我爱海疆”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京族地区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深入了解各族人民为了家乡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英勇牺牲,以及为家乡的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从而使师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组织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消防安全与交通安全讲座、上禁毒课、祭扫革命烈士墓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三是在过去几年的民族团结对外交流中,学校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4月,学校成功地迎接了香港青年交流团广西社团的访问;同年5月,学校成功地迎接了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中职学校第四巡回小组的检查;7月,学校师生和韩国教育代表团进行互访活动;11月,学校成功地接待了越南陈富中学冬令营代表团。2010年12月,学校京族歌舞队参加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三等奖。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爱科学月’活动先进集体”;2013年4月,学校被评为“防城港市青少年发明创造先进集体”。
四是利用民族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各族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如每年的六月初九万尾村的哈节、八月初一巫头村的哈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参加,并认真开展民族舞蹈表演联谊会、板报比赛等,使广大师生寓教于乐,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每年的儿童节和国庆节的庆典活动,学校都组织全体学生穿京族服装参加表演。学校工会、政教牵头组织举行规模较大的师生同台文艺会演,让京汉师生在互相的交流、合作中实现沟通、理解、接纳和友爱。
五是大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增进民族团结。学校有京、汉、壮等多个民族,各民族朝夕相处,团结互助。为帮助大家排忧解难,学校领导班子把各族师生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定期对各族教职工、贫困生开展“送温暖”活动;采取与贫困户、贫困生结对子的方式,帮助各族教职工和学生渡过难关;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助、党员爱心捐款等活动,形成团结、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是加强京族语言教学,提高民族学生京族语言水平。为提高京族本民族学生的京族语言水平,学校挑选具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关爱学生、业务水平高、京族语和普通话标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语言教学工作。同时,给学生创设使用京族语言交流的环境。
精心栽培,校园盛开民族团结花
学校在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和鼓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各民族师生亲如一家。
施维铭老师是一位京族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京族语言的教学,经常带领学生举行联谊活动,增进民族学生的感情。他所带的班中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家长多数在外地打工,孩子们缺少家庭温暖。施维铭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常常和学生们谈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时还自己掏钱来贴补这些学生,支持和鼓励他们认真读书。
汉语教师陈萱蓉在与京族学生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课堂上,她循循善诱,耐心地纠正学生们的每一个读音;下课后,她和学生们一同游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平日里关心学生的生活,甚至哪个学生没吃早饭,她也会到商店买来食品,悄悄递给学生。
音乐教师杜宇在汉族、京族班同上音乐课时,总是给京族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大声地唱出来,大胆地演出来……
在京族学校里,类似这样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在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处处荡漾着同学情、兄弟情、师生情、民族情,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们的默默付出,诠释了民族地区人民教师的民族团结情……
学校建校至今,全校教职工团结一心,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无任何不安全事故发生,教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在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积极进取,教育教学成绩优异,中考连创佳绩。2008年以来,学校向东兴中学、防城港市高级中学、防城实验高中输送京族学生200余人,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信赖与赞誉。
时光飞逝,不变的是民族情;年复一年,永恒的是兄弟谊。东兴京族学校这棵火红的校园民族团结之花,正以她更火红的笑脸迎接着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