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梦筑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广西鸿日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一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大胜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千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韶华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万坤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云忆秀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浩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优游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防城港市党建“双百”工程推进扎实成果丰硕
- ·防城区金沙水旅游度假景区“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
- ·防城港渔万派出所铲除零散赌窝,收缴赌博游戏机一批
- ·防城港高铁动车从25日起载客量将翻倍
- ·首季服务业一路高歌
- ·防城港以“散改集”提升码头通过能力
- ·防城港公交车票价为何响“涨”声
- ·2013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闭幕
- ·一外籍车队在东兴获机动车临时牌照
- ·消费者买到假“红牛”,工商调解获10倍赔偿
- ·东兴东杰国际大酒店电话
-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港城
- ·防城港市盘点今年“三月三” 旅游赚了一亿三
- ·“野人谷”注力打造AAAA景区
- ·七年削减90%粉尘——宁波港治污工作探访
- ·防城港市将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 ·海上跨境游渐成防城港市旅游品牌
- ·东兴市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防城港利用红树林缸养青蟹收入可观
- ·跨国出境为东兴旅游加把“火”
- ·垃圾站引入除臭设备 周边居民将告别恶臭
- ·“上思香糯”有关课题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
- ·防城港市科学技术局
- ·爱心人士齐聚防城港市社会福利院送温暖
- ·防城港市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 ·5月10日起可购买防城港北至广州南动车票
- ·山歌唱响中国梦
- ·防城区委办公室电话
- ·江山半岛白浪滩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
- ·防城港市第一台粮食烘干机落户贵明村
教材中插播广告为谁服务
爱看电视剧的人总爱调侃,电视台是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这股“广告插播风”从电视吹向各个行业,甚至连课堂上老师赖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材也无法幸免。日前,广东肇庆的网友发帖称,自己读初一的女儿开学领到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出版的英语课本里出现了大量广告内容。央视节目《是真的吗》调查发现,该英语教科书中夹带广告的情况确实存在。
出版商辩白道,教科书中的插页内容并非广告,而是一种售后服务。在教材中插播广告,这究竟是为谁服务?出版商既没有跟踪教材使用情况加以改进,也没有征集师生意见进行修改。所谓服务,就是为各种产品做广告,目标不是消费者,而是消费者的口袋。掏钱有“服务”,不掏钱“没服务”,说到底,服务的不是广大师生,而是“孔方兄”。
央视调查发现,被网友曝光的英语课本外观上和普通课本没有任何区别,但翻开一看,第一页就赫然出现一份活页广告纸,密密麻麻地印着各种英语产品的宣传资料,录音带、教材讲解材料、点读笔、同步听力测试、电子教科书……从初一到初三,所有的英文课本中都存在夹带广告的情况。像此次被曝光的初一英语教材,144页内容里足有6页广告。
无独有偶,教材中插播广告并不是第一次被曝光。自近年教材编辑出版市场放开后,教材不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统天下”,多版本教材涌入市场,夹带活页广告的情况也层出不穷。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的封面插图上,一栋医院大楼赫然印着“博爱医院”四个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中曾整版印刷肯德基广告,甚至还附带优惠券。这广告“服务”可真够到位的,可惜不是服务于学生,而是服务于掏钱做广告的客户们。
教材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源泉,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作为传递知识的桥梁,它具有区别于一般书籍的特殊权威性。为了保障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教材在送到学生手中之前应该经过重重把关。而早在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印规范》就明确规定,教科书内不得有广告内容。今年9月30日刚刚征求完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第四十条也有具体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幼儿的教科书、教辅材料、练习册、校服、校车等发布广告。违反者将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严肃处罚。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主题,教材拒绝广告早就有法可依,然而“广告味”如此浓郁的教材依然堂而皇之地走进课堂。让人不得不追问:谁给它们亮起“绿灯”?谁让它们一路通行?谁为它们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