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梦筑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广西鸿日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一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大胜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千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韶华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万坤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云忆秀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浩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优游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防城港市组团参加乐游广西冬季推广活动
- ·防城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防城港市委宣传部组织干部到乡村开展清洁活动
- ·群众之事事事上心——上思县大学生村官刘大明为民办事小记
- ·防城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 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
- ·防城港市开展兽药经营企业专项检查
- ·防城港磷酸出口仍居广西各口岸之首
- ·市政协会同有关部门协商督办重点提案
- ·中越快速铁路防城港至东兴段项目加快推进
- ·受冷空气影响30日起我市大幅降温
- ·24小时的紧急生命大接力
- ·最美江山·因为有你——景区文艺晚会
- ·2013年8月6日召开《防城港市恢复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新闻发布会
- ·防城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老旧街道路面的“美丽”改造
- ·海世通 通四海
- ·防城港旅游景点江山半岛之潭蓬古运河
- ·防城港市新闻网开设3·15专题
- ·到了防城港,才知道她的美 北海作家“一带一路”采风团到防城港市采风
- ·防城港口岸9月边境小额贸易转降为增
- ·防城港市法学会电话
- ·“美丽街道”工程建设10项工作敲定
- ·防城港到广州动车拟5月20日开通 全程约5个半小时
- ·港口区公车镇公车村开展“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清洁行
- ·下周一 穿短袖的“夏天”将告结束
- ·防城港市总工会
- ·防城港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电话
- ·江西省政协考察组到我市考察工作
- ·“文化有缘” 花开边海城——防城港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扫描
- ·2014年防城港园林式单位(小区)名单出炉
- ·法官办案也“玩”“跨界”
“家庭农场” 疏通土地流转渠道
全区种粮大户龙树南表示,近期将把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以上,也想过把农场主的瘾。
在滩营乡冲稔村,随处可见连片的蔬菜地。
新时期,农村、农民、土地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已发生显著变化,经商或外出务工等谋生形式与渠道,使得农民与土地的依存关系不再那么紧密,甚至出现土地丢荒的现象。如何进行土地合理流转,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
土地流转催生种粮大户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历来是我们各级政府及国民共同关注的重大事情。本月9日下午,采访东兴市江平镇贵明村种粮大户龙树南的过程,让记者及防城港市、东兴市两级农业部门的同志都深感欣慰。
龙树南,年过六旬,身板却十分硬朗,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又恰到好处,令记者心中顿生好感,冥冥之中似曾有着某种牵挂。一打听,原来他是1969年入伍入党的老兵和老党员,是记者的“老班长”。
树南目前种了80多亩水稻,还种20多亩旱地。2012年,他荣获广西种粮大户称号。
龙树南在房前搭了一个大棚,棚内放置着各种机械化农具——插秧机、收割机等应有尽有。他告诉记者,除了国家农机补贴外,自己投入23万多元购置农用机械,其目前已全部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
龙树南告诉记者,他自己的责任田还不足10亩,大部分土地是其他村民的。如今来钱的门路多了,尤其是他们京族三岛,出海捕鱼和从事商贸都比种田来钱快,因此现在很少人种田了。他说:“田地都丢荒了,太可惜了;农民不种粮,中国这么多人吃什么?”说话间,龙树南稍有一些激动:“种粮关键在于水,但现在用水存在不少问题。”停了停,龙树南继续说,“幸好政府对我们种粮还是支持的,也帮我们解决水的问题。今年水利部门又出资帮我们维修水渠。如果政府部门不帮我们解决水的问题,我们是没办法种粮的。”
谈到种粮的收入时,龙树南告诉记者,他种粮一年收入三万多元。给别人提供机械化服务,也可以收入二三万元,收入虽然不高,但他乐意继续种粮。如果浇灌用水问题能得到根本解决,他还准备扩大种植面积。他激动地说:“粮食过关,生活富裕,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生命不息,种粮不止。”他的话语赢得所有在场人的赞扬。
土地流转催生种菜大户
同日上午,记者随市及防城区农业部门的同志一同来到滩营乡冲稔村黄汉泉、唐爱萍的蔬菜种植园。冬瓜、青瓜、茄子、上海青、西红柿等蔬菜占了二十多亩菜地,绿油成片,开花结果,其中3亩多的大棚蔬菜已陆续开始上市销售。
黄汉泉、唐爱萍夫妻原在广东从事蔬菜种植工作,前几年返乡发展,也种植蔬菜。唐爱萍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种菜的土地全部是租来的,租金600元/亩年,租期为10年。唐爱萍还告诉记者,他们种蔬菜已三年多,目前蔬菜行情很好,产销两旺,一年能挣七八万元纯收入。
防城区农业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大棚是政府用菜篮子工程基金所建,并无偿提供给唐爱萍种植无公害蔬菜之用。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棚顶部用塑料薄膜密封,光照通畅,如太热,也可遮盖,最主要是可以遮挡过量雨水;四围全部用纱网围拢,不仅通风透气,而且可以阻挡害虫入侵,因此蔬菜也就不用施农药来除害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无公害有机蔬菜是发展方向。唐爱萍夫妇表示,如果政府能按家庭农场的有关政策,再提供一些资金支持,他们将扩大无公害有机蔬菜的种植规模。
对此,陪同我们采访的农业专家表示,扶持力度肯定会越来越大,但监管力度相应也会加大。如果你们真正建成一个农场,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跟踪体系将覆盖你们所有产品。
据防城区农业部门的同志介绍,经引导和扶持,通过土地流转或联合经营等形式,该区已建立了二十几个蔬菜种植基地。他们表示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既促进菜农做大做强,又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合理的土地流转,突破了土地分散经营的樊篱,扩大了经营规模,土地原使用者利益和承租者的效益均得到提升,产生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的效果,也使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闻链接○
家庭农场的几种模式
家庭农场到底是什么,目前并无统一规定。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公开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武汉模式 武汉市是较早开展家庭农场试点的地区。在该市注册农场主必须满足五个条件:一是武汉市的农村户籍;二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必须常年从事家庭农场的生产;三是必须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四是必须要具有市农广校颁发的专业培训证;五是必须具有从事主产业(比如说是种植业或者畜牧业)五年以上生产经验。
宁波模式 宁波市没有明确规定只有农村户口可以经营家庭农场。只要是自然人,有一定规模,都可以去登记。其下属的慈溪市出台了标准。第一主体要明确。第二要有适度的规模(林业、畜牧业等不同产业不一样)。第三是家庭农场的运转要高效。第四要有好的效益,家庭农场最起码达到10万元的效益,且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重庆模式 另一个试点地区——重庆市在家庭农场管理方面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针对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家庭农场的问题,该市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准入制度,只要求企业必须从事农业生产,不能以农业名义从事非农产业,而且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