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九东兴市屏峰雨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八交东滨海红树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七万鹤山滨海湿地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六京岛风景名胜区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五东兴市胡志明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三中越北仑河大桥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二东兴口岸景区
- 东兴旅游景区之一东兴城区
- 国门城市,旭日东兴
-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一辈子与水上木偶戏紧紧相连
www.bianguan.net 2018-3-10 14:53:09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人民报)潘文美先生称:“我一辈子与水上木偶戏紧紧相连。它是我的职业,也是我难以舍弃的爱好”。近60岁的潘文美先生每天都同这门艺术共处。
在坐落于南定省南直县宏光乡沥村的潘文美之房的院子里,摆满了木偶及水上木偶戏舞台工具。在一个冬天里,他倒一杯热茶后称:“以前,此地本来是南震乡盘石村,现在被念为沥村。
然而,一提到水上木偶剧团,当地居民还习惯把其叫做南震剧团。不知道距今几百年前这门艺术已经诞生,而他是第17代人从事这个职业。前辈一代立邑建村,其后发展水上木偶戏这门艺术。在潘先生的家庭中从事该职业的人共7个代人。他说:“我祖父——潘文宣先生和我父亲——潘文艾先生都是名闻遐迩的水上木偶戏艺人。上世纪70年代,中央木偶歌剧院干部赴此村从师受业时,潘文艾先生就是直接向他们传授知识技艺的人。1977年,他应邀到该歌剧院工作。从此以后的20年来,他多次出国介绍越南水上木偶艺戏。

成南水上木偶剧团的准备工作。(陈庆 摄)
他回忆过去,说:小时候,父亲出门参加表演时,我经常跟踪他并帮他做小小的事情。10多岁时,我第一次浸泡于水中并扮演“钓鱼”剧目中的小鱼这一角色。时光如流,潘文艾先生的半生同这门艺术共处。继承父亲之业,包括潘清廉艺人在内的兄弟三人继续从事水上木偶戏表演行当。其中潘清廉艺人已在河内私宅里设立戏台并为许多外国游客团服务。
冬季是水上木偶戏表演者遇到最大困难的时期。以前,在没有橡胶衣时,艺人要喝一碗鱼酱以让身体更热才能浸泡于水中表演。当今,虽然支持工具更为先进,但是每次演完一场戏他们还觉得冷得要命。潘文美先生说,全身可穿上保暖的衣服,仅有双手一定要裸露,因为穿上手套时将让水上木偶戏失去了其灵魂。演戏不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是与灵魂有关的故事,要对其热心才能演出一场好戏并赢得观众的青睐。木偶的背后就是艺人的情感。
三年来,潘文美先生是成南水上木偶剧团的管理者。他说,他曾多年当南震水上木偶剧团副团长,但由于没有什么待遇因此收入较低。新年或春节期间,表演后仅以糯米饭及鸡肉为待遇。有时应邀赴其他省份表演时都要依赖于其他人的时间表,因此家务之责都由他妻子承担。多年辛苦赚钱后,2014年他成立了由九名成员组成的水上木偶剧团,路续在南定省各所学校巡演。
通过传单、连书等渠道,他激发了学生们对水上木偶这门艺术的爱好。除了传统剧目之外,他创造出许多新剧目,诸如“小宝宝打虎”、“石生斩蟒蛇精的头”及“交缘曲”等。潘文艾先生生平时创作出矩形木制水箱用作舞台道具并在国外巡演。当今,潘文美先生把其改进为圆形钢水箱。演出前夕,他用卡车把舞台道具运到演出地点并安装成水亭,把水箱灌满,如此为观众服务的筹备工作已经就绪。潘文美先生高兴地称:“我们在南定省的工作马不停蹄,省内学校总数已有数百所。交水、海后、义兴等省内许多县份,我们剧团还没来过。”(完)
本报记者: 陈庆
来源于:《今日报》
今日热点
本文来源于:越南人民报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