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越南会安古城跻身全球最值得游览的22个小城镇名单
- ·越南大叻市:假期将举行多项活动吸引游客
- ·春节到越南广南旅游,越南自驾游,越南自助游,最新行程,最新报价,越南春节出行旅游攻略-春节越南旅游
- ·越南广南省遗产节采取多项优惠政策 着力吸引游客
- ·越南广南省大门海滩被评为世界最便宜旅游目的地
- ·越南广南省世界文化遗产美山圣地
- ·广南省大门海滩被评为世界最便宜旅游目的地
- ·东盟各国努力创建无烟旅游环境
- ·越南长海汽车股份公司向韩国出口3000升燃油箱
- ·海底的绿色萌芽
- ·越南中部和西原地区旅游业致力打造高端品牌
- ·越南广南省世界文化遗产美山圣地
- ·坐落在广南省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 ·越南广南省会安市的有趣旅游点—烧陶世界奇观公园
- ·越南广南省注重扩大旅游发展空间和多样化旅游产品
- ·广南省做好准备迎接2.8万国内外游客到来
- ·越南广南省挖掘潜力、投入发展旅游业
- ·第六届广南省遗产节将于6月初举行
- ·越南广南省在日本推广本省旅游潜力和超商引资政策
- ·越南“独一无二”的美术筐船街
- ·越南广南省占婆岛通过梧桐树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 ·2016年会安国际美食节在越南广南省会安市开幕
- ·越南广南省会安市的有趣旅游点——烧陶世界奇观公园
- ·越南广南省清河陶瓷村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手工艺村
- ·越南广南省占婆岛通过梧桐树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 ·国际美食节首次在越南广南省会安市举行
-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广南省Thaco Mazda 汽车制造厂落成仪式
- ·法国摄影师的越南情
- ·越南最富魅力的劬劳占
- ·造访广南省三圻市三清县的社区艺术村
2017年广南遗产节连接广南与世界遗产
广南省三清海滩门口
广南省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汇聚之地,其中包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名录的会安古城、美山圣地、占婆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为推介具有全球价值的遗产及当地特色文化,广南省于2003年起定期举行广南省遗产节。经过5次举办,通过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南遗产节被国内观众和国际友人所熟知并喜爱。
广南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文青在谈到此次遗产节时说:“2017年第六次广南遗产节期间举办的22项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将在从世界文化遗产到乡村、传统手工艺村、名胜风景等的广阔空间内举行,并吸引多个国内外代表团积极响应和参加。”
遗产节期间,将举行有32支国内外合唱队参加的国际合唱比赛,国内外118名风筝艺人参加的“国际风筝节”,日本、中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泰国、缅甸、柬埔寨和巴西等国丝绸协会和亚洲丝绸协会、世界丝绸协会及越南20个丝绸村共同参加的“越南和世界丝绸土锦节”等文化活动。
其中,“越南海洋岛屿文化遗产展”是本次广南遗产节的重头戏。除了弘扬、推介越南海洋岛屿特色文化外,展览还介绍海洋岛屿旅游潜力,并为充分肯定国家海洋岛屿领土主权做出贡献。广南省政府在此次遗产节期间也重视介绍与有待开发的其他遗产有关的旅游产品。
广南省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丁谐说:“我们将举行与广南国语问世有关的清占名胜415周年纪念活动和广南遗产节展览会。省里还举行一场科学研讨会,旨在识别广南省地质遗产价值,其中主要介绍南海岛和三关区,以征求科学家意见,向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其列入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单。”
此次遗产节期间还举行越南中部各省的“发牌唱曲比赛”,全国19座省市参加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活动。在美山圣地塔区也举行中部各省占塔文化遗产展及 “传奇的飞天女神(Apsara)”艺术表演活动。
此次遗产节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在会安古城安会塑像公园举行的“世界遗产城市交流”,其中包括陈列和介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各国城市图片、资料、影片和实物;各座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介绍会;保护和弘扬古都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等活动。2017年第六次广南遗产节期间举行的活动有助于实现推介和弘扬越南文化和广南省特色文化的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