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海鸥”造成防城区13个乡镇(街道办)受灾
- ·防城港港口区依法整治企沙镇山新村海域的非法围海养殖
- ·上思村民主动向村警上缴80发子弹
- ·边民永赖——那良边防派出所帮扶少数民族群众侧记
- ·防城振兴西路已通行 今日可全面通车
- ·你讹我我讹他找心理平衡 上思男差点因此成被告
- ·北风转南风转北风 防城港天气反转如同剧情
- ·防城港火车站多举措应对台风“威马逊”
- ·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建设侧记
- ·防城区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
- ·四海关一体化整合 防钦北三市外贸齐受益
- ·防城港市纪检监察学会成立
- ·防城港与越南芒街试水“无国界”跨境旅游
- ·2015年,防城港投入1265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
- ·“五彩玉林,走进防城港”玉林旅游推介会在防城港举行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荣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 ·防城港的自然条件概况
- ·2014年防城港市农村信用社招聘启事
- ·皓月当空夜 他们将与家人团聚赏月
- ·防城港市港口区整治14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
- ·我市召开推广创建“无诉村屯、社区”工作现场会
- ·何朝建深入基层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 ·防城港1千克袖珍婴儿创生命奇迹
- ·防城港向旅游大都市挺进,有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站
- ·跨境经济合作区特装展位备受关注
- ·231件珍贵文物将在防城港展出 持续到8月31日
- ·防城港市专利产品在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上受欢迎
- ·中国共产党防城港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 ·2014年广西公务员录用笔试防城港考区开考
- ·防城港玉林商会成立 非玉林籍会员抱团加入
保护“海上森林” 打造“生态名片”——防城港市大力保护红树林工作纪实
一直以来,我市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红树林已经成为我市亮丽的“生态名片”。图为5月7日,记者拍到的市民和游客在石角红树林拍照。 本报记者 覃丽园 摄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真不错,这样连片的红树林,看着真是赏心悦目。”5月7日,记者到位于防城区江山半岛的红树林石角片区采访,现场不少游客对这片红树林带来的视觉美赞叹不已。
游客们漫步堤岸,不仅可以欣赏红树林、群鸟飞舞的大自然美景,还可以看到海上的优美景色。每当潮涨时,红树林淹没在海水中,若隐若现;待到潮退时,连绵的森林重新浮现出来,慢慢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渐渐展开,最后又呈现郁郁葱葱的景象。
的确,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修复,红树林已经成为我市亮丽的“生态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完善红树林保护区管护能力
红树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被誉为“海岸卫士”。
近几年,在国家海洋局、自治区海洋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处坚持以保护管理好红树林生态系统及相关资源为目标,开拓创新做好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生态得到良好恢复,公众参与和宣教工作成效显著,保护区先后获得全国海洋先进集体,自治区先进集体、 广西绿色环保教育基地,首批全国中小学社会教育实践基地,每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和国际重要湿地评估中都获得了优等级。
同时,加强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沿岸建设完成三个基层管理站,五个管护瞭望塔,鸟类生境防护网、界碑、界桩、界标、实时远程监控系统等管护设施,保护区基础管护能力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加强巡护和执法力度,采用无人机巡逻、快艇巡逻等手段,联合各部门打击违法捕鸟、破坏生态等行为,确保生态资源有效管控。加强科技管理能力建设,建设了北仑河口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管理GIS系统工程,将先进的GIS技术引入保护区日常管理中,使GIS技术与生物多样性管理紧密结合,提高了保护区保护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多部门积极参与保护红树林活动
红树林又称“海上森林”,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市沿海村屯和市民对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意识,促进海洋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每年的6月8日,市海洋局、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为契机,以海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全市沿海地区集中开展海洋环保系列活动,提高公众“依法管海,科学用海”的海洋环保意识。
同时,充分利用保护区在珍珠湾管理站、竹山管理站、鸟类救护站布设了宣传功能各异的科普教展厅开展公众的宣传教育;派人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开展科普教育;还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让小学生带动家长参与红树林保护活动,加强公众的参与力度,努力使红树林保护工作由“保护区主导”向“公众主导”转变,每年有超过5000人次参与到保护红树林队伍当中来。在建的红树林博物馆、红树林科普广场和红树林生态宣传栈道建成后,保护区科普宣教将会出现质的飞越。
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仑河口保护区已成为大学生科研实习基地、中小学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广西绿色环保教育基地”。2013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红树林保护区成为候鸟的安全家园
我市海岸线长584公里,浅滩涂面积2万多公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滩涂面积就有1万多公顷,从2010年至今,完成种植恢复红树林1500多亩,恢复种植海草床50亩,滨海过渡带恢复种植120亩。
由于红树林保护得当,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丰富的食物吸引了大量的候鸟,从2010年~2016年2月,保护区鸟类记录从原来的187种上升到目前的252种,增加了65个鸟类新记录。监测到全球极危鸟类勺嘴鹬、全球濒危鸟类小青脚鹬、黑脸琵鹭在保护区越冬,大量的珍稀鸟类在保护区停留觅食。为了加强迁徙候鸟通道的安全,保护区联合林业部门、森防等相关部门,每年开展打击围网捕鸟行为专项行动,确保鸟类在保护区安全越冬,保护区成为候鸟的安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