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九东兴市屏峰雨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八交东滨海红树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七万鹤山滨海湿地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六京岛风景名胜区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五东兴市胡志明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三中越北仑河大桥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二东兴口岸景区
- 东兴旅游景区之一东兴城区
- 国门城市,旭日东兴
-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越南承天顺化省顺化古都迎接今年第250万名游客
- ·韩国游客在赴越南承天顺化省旅游人数中居首位
- ·2018年前5个月承天顺化省吸引总额近2万亿越盾的11个投资项目
- ·游越南古刹 赏越南绮丽景色
- ·顺化古都遗迹保护中心即将出售晚上参观门票
- ·2015年春节期间大量外国游客涌入承天顺化省
- ·顺化,越南曾经帝都皇城
- ·搭载1000多名国际游客的巴哈马号 邮轮今年第三次在顺化真美港停泊
- ·2017年7月起 参观越南顺化古都遗迹的游客必须着装得体
- ·承天顺化省引进3.68亿美元建设国际旅游区
- ·越南旅游:春节期间国内游客可免费参观顺化遗产
- ·越南承天顺化省对外公布2016年“顺化旅游黄金周”刺激旅游计划
- ·2015年前6个月越南承天顺化省接待游客量达近160万人次
- ·承天顺化省海洋旅游产业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 ·越南承天顺化省推出多项旅游刺激活动
- ·2017年第七届顺化传统手工艺节圆满落幕
- ·越南真云港共接待3.4万名邮轮游客前来参观顺化古都
- ·越南:顺化宫廷遗产的复苏
- ·越南承天顺化省旅游厅获批成立
- ·越南顺化古都年初至今接待国际游客量100万多人次
- ·2017年上半年承天顺化省接待国际游客量41.45万人次
- ·“顺化遗产旅游黄金月”接待游客量达8.2626万人次
- ·越南顺化古都给旅外越南青年留下深刻印象
- ·2018年前两个月越南顺化接待游客量猛增
- ·2018年前11个月承天顺化省接待游客量400万多人次
- ·越南承天顺化省各遗产区春节期间将免费开放
- ·越南顺化古都给旅外越南青年留下深刻印象
- ·诗如梦的顺化古都的山水美景——御屏山和香江
- ·世界文化遗产——顺化古都遗迹群
- ·如诗如梦的越南顺化古都,香江环绕御屏为篱
越南顺化潟湖的美
造访顺化市的游客一直被古老的陵寝和宫殿、幽静虔诚的寺庙氛围以及私家园林的安平空间等所迷住。但除了深沉古老的美,顺化市质朴的生活和原始美景也深受游客青睐。此外,广阔的潟湖,更增添了顺化市如诗如梦的美。
您若有机会到顺化,不妨沿着海岸线游览顺化的潟湖,去感受当地风情。游顺化潟湖最好骑摩托车,这样才能体验一望无际的海景。从顺化市中心出发沿着四十九号公路行驶,一边是大海一边是青蓝、萨姆、河忠、水秀、二桥等潟湖,你彷佛正驰骋在海面上。
自由摄影师阮成功已经记不清曾多少次到顺化,多少次这样走过了。他说:“顺化潟湖很多,但最大的是三江、二桥、水秀、蜻蜓等,它们一个连着一个,若在潟湖上划船,可以从这个划到那个。有时游客也不知道划到另一个潟湖了,因为这里所有的潟湖都流入大海。在潟湖上游览首先要谈照相。黄昏能拍出最漂亮的照片,特别是这里的水和天都是一片蓝色。”
距顺化市仅十二公里的三江潟湖,以东南亚最大的半咸半淡潟湖而闻名。三江潟湖有着原始幽静的美,让人不由得惊叹不已。
自由导游何明战说:“现在参观潟湖比以前方便多了,因为所有人到顺化京城都要经过三江潟湖,所以才有句俗话‘爱你我想进去,只怕胡城钟声、三江潟湖’。三江潟湖是进入顺化京城的唯一通道。现在这里变成了原始、质朴、有趣的景点。”
这只是以前的故事,因为以前到三江潟湖并不容易,而现在方便得多了,甚至还可以熬夜看星星或在湖上迎接黎明。其他地方没有这么祥和的空间。
三江潟湖最美的时刻就是黎明和黄昏。这个时候,潟湖似乎披上了黄灿灿或红彤彤的早晚彩衣。运载游客的小船将穿过微风、绿水和云霞,将游客送到如诗如画的美景当中,使大家能体验曾被写入诗歌、音乐、绘画的水天一色。
阮成功说:“红彤彤的夕阳与蓝天碧水混成一种特别的颜色。但顺化潟湖最独特的一幅图片其主体元素却不是这片无穷无尽的空间,而正是潟湖的居民。这里的斗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首次乘船游览三江潟湖时看见水面上一排排的斗笠,我问从哪儿来那么多斗笠?船主回答说,这是头戴斗笠的当地居民正在潟湖里摸鱼摸田螺,因水没到农民的脖子,所以远看就像斗笠在水面上漂。一个个斗笠排成长长数行,水面上的斗笠倒影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