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城港仙人山观景楼栏杆受损 对外开放仍需等待
- ·一季度防城港市财政收入17.71亿元增长5.9%
- ·防城港市召开会议通报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
- ·平安路上红霞美——王红霞
- ·防城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 ·王雪梅:要把从事法医30年经历的冤假错案曝光
- ·北部湾旅游滨海旅游热点——防城港万尾金滩
-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防城港上思县那琴乡寺蒙屯美不胜收
- ·带着仇视进来 带着感激出去
- ·进入最后施工阶段的针鱼岭大桥
- ·港口区多措并举促财政增收
- ·防城港市防城区创新中越边境合作交流形式
- ·上思县月亮岛景观桥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 ·余嘉
- ·检验检疫部门培训材料
- ·春节期间防城港市接待游客30.2万人次
- ·“魅力东盟·走入中国”文化之旅在防城港开幕
- ·蚂蟥渐成防城港滩营乡农业养殖热门项目
- ·爱民固边的边防官兵
- ·防城港市旅游局
- ·防城港举行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日宣传活动
- ·防城港市反贪工作业绩不俗
- ·皓月当空夜 他们将与家人团聚赏月
- ·防城港市委主要领导会见中电集团董事长
- ·春运首日 防城港北站到发旅客2779人次
- ·18~20日防城港市将有风雨天气
- ·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电话
- ·“中国海疆旅游万里行”走进防城港、东兴、钦州、北海
- ·防城港市8家企业享受多国通关“VIP”待遇
防城港市真抓实干促进文化大发展
近年来,我市优化文化事业发展环境,以“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为目标任务,改善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全面启动,将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出台文化惠民政策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2012年12月,市委印发《中共防城港市委员会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海洋文化名市的实施意见》,当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议》。此外,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文化惠民当做当年为民办实事的任务来抓,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利用上级专项资金、市县配套资金等方式,努力筹措资金,不断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我市全力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级文化场馆建设全面提速。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相继建成使用,市博物馆完成投资2000万元,并完成2500件展品的征集。 全市各级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各文化场馆常年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并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文化信息可共享乡村文体设施佳
近年来,我市争取到166.915 万元资金用于全市24个乡镇基层分中心完善文化信息共享设备;先后投入1132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83个,在全区率先实现行政村100%全覆盖,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村农家书屋曾连续获得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至2014年底,全市先后投入6376万元,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94个,覆盖率达59%。到2015年底,全市将建成22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率为68%。
“一城一品”展特色城乡文化氛围浓
近年来,全市城乡文化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群众热情参与、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局面。我市创作的国内首部京族题材大型音乐剧《过桥风吹》完成首演。电影《十万大山》启动拍摄。此外,国际海上龙舟节、东兴京族哈节、防城区金花茶节、上思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节等节庆文化活动形成“一城一品”,吸引各地游客近百万人次,成为展现我市特色文化的良好平台和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市文化艺术中心引进话剧《简爱》、京剧《智取威虎山》、歌剧《壮锦》、《碧海丝路》、《百鸟衣》、音乐剧《桂花雨》等10多场文艺精品。“欢乐西湾”、“明江之夜”等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每周一场,形成常态。组织“和谐之声乡村行”送文艺下乡演出1200多场次,送图书下乡10万余册,惠及群众近20万人。成功举办中越青年大联欢防城港分会场文艺演出、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文艺晚会、“魅力东盟走入中国”文艺晚会等重大文体联欢活动,深入推进了我市和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了我市的城市影响力。
此外,我市的文艺下乡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积极组织业余文艺团体利用节假日、农闲季节开展送文化下乡、下企业、下渔排等活动。每年送文艺下乡100多场次,送图书下乡10万余册,受惠群众近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