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保险”让失地失海农民无忧
- ·广西2月空气质量:防城港第一 桂林最差
- ·扬帆破浪 边海放歌 防城港市加快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
- ·蚂蟥渐成防城港滩营乡农业养殖热门项目
- ·防城港市科技馆春节前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 ·防城港市港口建设管理办公室
- ·防城港上思县掀起水果产业助农增收新热潮
- ·一切为了群众的交通安全
- ·防城港北投水务有限公司加大城区供水管道的查漏力度
- ·台风“海燕”11月10日下午开始影响防城港市
- ·1-10月防城港市专利申请达580件
- ·防城港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 ·防城港市档案局
- ·北部湾商业中心成为旧城改造新亮点
- ·4月1日起南北钦防异地转账免费
- ·金湘军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上强调 释放全民创新创业活力 全力打造非公经济“升级版”
- ·江山半岛出土恐龙骨骼复原的“江山龙”骨架运抵市博物馆布展
- ·中国博士后西部服务团防城港行活动启动
- ·上思县简介
- ·中国旅游大赛22位佳丽在我市景区进行外景展示
- ·2016年防城港市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取得新成效
- ·防城港市文明办电话
- ·防城港市8家企业享受多国通关“VIP”待遇
- ·文明旅游 从点滴做起
- ·绿色强市描绘能源发展新蓝图——访防城港市政协委员娄鲁鲁
- ·防城港网约车“渐红” 注册滴滴快车1200多辆
- ·南北钦防四市户籍管理同城化 2015年将可异地车检
- ·众专家评审防城港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 ·广西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落户防城区
- ·防城区教育系统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做大做强做优旅游经济 积极培育发展生态经济
3月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深入防城区江山半岛和上思县,就边海经济带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开展专题调研。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据统计,2014年江山半岛游客接待量达503万人次。目前落户度假区的重点项目共有40项,总投资155.6亿元。金湘军强调,江山半岛旅游要精准定位,进一步优化度假区建设规划,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滨海旅游亮点和品牌。要转变思想,突出“休闲度假”主题,推动度假区从观光式旅游转型为体验式旅游,并着力建设好配套设施,完善相关服务,提高游客接待能力,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度假区内酒店等建筑的风格要保持一致,形成建筑景观。
在江山半岛,金湘军还调研了马鞍岭旅游码头、防城港邮轮母港和环岛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情况,强调要精细化管理,把项目建设标准研究透彻,避免重复建设,形成浪费。同时要及早跟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支持。业主单位要对规划进一步深入研究,放眼长远,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既要着眼当前发展,又要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皇氏乳业上思奶源基地充分利用上思县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来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牧场排出的牛粪、污水可以生产沼气作为农村照明,或用来种牧草、果树,或用于水库、鱼塘养鱼等,变废为宝,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金湘军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牧场条件、设施、技术等进行升级改造,用现代化手段科学养殖,扩大生产规模。
在上思期间,金湘军还调研了上思县思甜旅游特色产品加工情况和叫安镇平江村中草药示范基地的情况,鼓励他们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好精深加工,打造特色产品,设法延长产业链,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随后金湘军还调研了皇袍山旅游开发情况。
3日下午,金湘军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市委提出建设边海经济带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发挥沿海沿边开放优势,立足防城港实际,充分考虑现有产业基础和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秉承点轴开发理念,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企沙工业区、大西南临港工业园、东湾物流加工园、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江平工业园等为主要节点,优化提升港口经济、口岸经济、旅游经济,培育拓展海洋经济、互联网经济、生态经济,形成边海联动、产业集聚的经济发展主轴,引领和带动全市努力实现“争当全国沿边开发开放排头兵,加快迈入沿海开放城市第一集团”宏伟目标。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建设边海经济带的重要意义,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面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
金湘军强调,我市旅游资源丰富,要强化品牌建设、提升规划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做优旅游经济。重点是要突出“滨海”、 “边关”、“生态”三大特色,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到两个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特色品牌,最终带动全局发展;要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建设旅游餐饮娱乐购物设施,着力规范旅游市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水平;要推进旅游业与文化要素融合发展,注重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打造旅游文艺精品;要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健全对外宣传促销机制,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和手段,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全力提升城市美誉度、知名度。
金湘军强调,要发挥生态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生态经济。重点要深刻把握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唯物辩证的资源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观,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利用我市森林、湿地、海洋等多种类生态资源叠加的优势,培育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健康业等特色品牌的生态产业体系。要维护提升生态环境,推进工业生态化,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着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要采取加强宣传引导,加快生态小区建设,调整交通领域能源结构等方式方法,积极推行生态环保生活方式。
市领导姜秀谦、黄强余、宾正迎等参加调研和座谈。(记者 林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