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群众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
- ·防城港建设富有特色生态良好的旅游乡村
- ·港口区凭借海洋文化整装待客来
- ·中国旅游日 广西各地旅游精品、美女集聚防城港
- ·港口分局开展废旧金属收购业整治行动
- ·防城港火车站11月份完成货物到发量249.3万吨
-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同城化:套票可走遍北部湾4市
- ·防城港市旅游业存在的七大问题
- ·2014年高考在即 防城港4791人报名参加
- ·广西电网公司防城港供电局电话
- ·防城港市荣获第五届广西园博会多个奖项
- ·防城港消防官兵开展在建高层建筑夜间实战演练
- ·上思县启动“圆梦·责任”学习教育活动 大山托起“中国梦”
- ·“绿色+特色”牵引农业转型升级 ——来自防城港市供给侧改革系列报道之二
- ·防城港派出所邀请社区和村干部当一天民警
- ·防城港三景区现公共自行车租赁站
- ·防城港那务村亩产万斤反季节辣椒丰收上市
- ·直径1.1米的灵芝现身防城港,你见过吗?
-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防城港检验检疫局受邀参与国家标准起草
- ·贫困户办起纯生态家庭农场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 ·出门在外,停车这事有点烦
- ·防城港地理位置
- ·首个“三月三”公众假日第一天各族同胞打起陀螺唱起歌
-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邕举行
- ·桃花湖:垂钓休闲好去处
- ·中国与东盟探讨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
- ·高速路口警匪上演飞车追逐大戏
- ·李伦兵:各级各部门切实把握好项目工作的科学规律
夜访群众听民声 扶贫帮困解难题
10月17日是国家首个扶贫日,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扶贫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带领市扶贫办、发改委、交通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深入上思县南屏瑶族乡常隆村百马屯,访农户、宿农家,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交心拉家常,听民声、议民意、理民情、解民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夜宿百马屯 听群众心声
10月16日下午,走高速路、柏油路、水泥路,再翻山越岭,跋涉很长一段尘土飞扬的山路,历经近4个小时车程,傍晚时分,金湘军来到了十万大山深处的农户家里。
在村民蒋秀发家用过简单的农家晚饭后,金湘军与蒋秀发还有当地的党员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拉起家常,聊村里情况,说心里话。
“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十万大山山区扶贫工作,这次我们来听听大家的意见和想法,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尽管提出来……”金书记一番亲切随和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百马屯党员干部、群众的距离,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现场群众轻松、和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常隆村支书蒋富堂说:“我们(百马屯)这里距离乡、县比较远,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通往屯级道路的硬化问题,只有道路改善了,群众才能更好地发展产业。”
老支书邓秀德看到金书记来了,非常激动。他回顾了一下常隆村的发展情况,对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对村里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提出,现在百马屯的通讯问题急需得到解决,村民有意愿发展种植产业,渴望得到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希望市里扶贫工作队能够常来,帮助解决老百姓更多想解决的问题。
百马屯生产队长盘志林也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些想法。
从人畜饮水到村道建设,从外出打工到种植养殖,从孩子上学到看病报销……金湘军问得仔细、听得认真,并对大家所提出的改善村屯水、电、路、校、医等基础设施问题逐一进行回应,讨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他提出,不仅要解决群众的生活条件,更要解决生产条件。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发展适合的产业,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长远发展。要树立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理念,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品牌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看产业谋发展 同劳动暖民心
早晨的瑶寨炊烟袅袅,梯田层层,草木茂盛,满眼尽绿。在蒋秀发家住宿一夜,17日一大早,金湘军就来到农户邓晓刚、邓玉付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了解发展情况。
“现在种了多少丛铁皮石斛?投入多少钱?长势怎么样?屯里还有多少农户种植?收益怎么样?”金湘军边走边看边问,根据实际情况思索脱贫致富的路子。
得知村民积极创新思维,探索林下野化栽培铁皮石斛,目前已经有1000多丛石斛成功实现野外栽培,金湘军表示充分肯定。他鼓励大家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争取早日攻克技术难题,全面实现铁皮石斛野化栽培,进一步提高产品价值;要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努力提高附加值;要充分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进而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参观完石斛种植基地后,金湘军来到进屯路口,甩开膀子,挥舞铁锹,与村民们一起参加道路修复平整劳动,其间还不时与群众亲切交谈。看到书记带头上阵,大家的劳动热情更加高涨。
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百马屯水、电、路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基本解决,但仍然比较滞后。金湘军指出,要做好方案,落实资金,尽快解决这一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
“感谢党委、政府哟,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咱们明天更美好……”劳动过后,老支书邓秀德带领瑶族群众唱起了山歌,欢乐的歌声在十万大山深处久久回荡。
在百马屯,金湘军还给当地群众送上了山羊和鸡苗,大家十分感激,临走时,村民们依依不舍,握着金书记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教
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离开百马屯,金湘军一行来到常隆村婆凡小学,实地查看学校布局、教学楼建设、教学设施配备和校舍安全等,详细了解学校师资力量、大班额问题、学生营养餐等情况。
金湘军提出,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要解决十万大山山区群众的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发展教育。通过给每个人提供受教育机会,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技术,提高其劳动技能、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改变他们的劳动形态,可以为他们取得收入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起点,并增加其一生的收入。
金湘军强调,要高度重视农村下一代教育,搞好边远农村学校布局,加强农村合格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管理,加大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力度,让农村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要全力抓好校园安全工作,构建起学校安全范网络体系,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真情投入抓落实 攻坚扶贫惠民生
通过在常隆村百马屯的所观所感,金湘军对十万山山区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17日中午,回到南屏乡,简单吃过午饭,顾不得休息,金湘军马上召集市、县(区)、乡、村等相关人员,召开十万大山山区扶贫攻坚大会战项目推进会议,听取十万大山扶贫攻坚项目的推进情况汇报,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类指导,研究部署十万山山区扶贫工作。
“广大干部要扎根基层、全身投入,深入贫困村屯‘接地气’,沉下身心‘抓落实’,带着真情沉下去,带着感情融进去,带着激情干下去,带动贫困群众‘发力干’,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好事,为贫困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在十万大山山区扶贫攻坚大会战实践中建功立业。”会上,金湘军对大家提出要求。
金湘军提出,要围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个核心”,破解基础设施滞后和劳动力素质低下 “两大瓶颈”,统筹区域发展层面、贫困村层面和贫困户层面“三个层次”,创新建立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改进扶贫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创新扶贫资金投入使用机制、强化扶贫攻坚督查调度机制这“四个机制”,着力提高扶贫开发综合效益。
金湘军强调,十万大山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块硬骨头,全市上下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以更加坚强的组织领导、更加高效的运行机制、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一抓到底,扎实高效推进扶贫攻坚,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