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游客选择从东兴入境旅游者增多
- ·东兴市全面开展广西特色旅游名镇——江平镇清洁乡村活
- ·“天兔”强降雨致马路至东兴公路涵洞垮塌交通中断
- ·把你安排在自家就业当老板
- ·6月起,这些政策变化影响你我的旅游出行!
- ·东兴路政执法大队开展路容路貌整治行动
- ·东兴口岸优化边检通关大环境
- ·东兴启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 ·策马踏浪 尽显英姿——2015广西马术锦标赛东兴金滩站开赛
- ·国土部抽查东兴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
- ·东兴市国税收入增长12%
- ·东兴边防拘留审查所组织官兵义务到金滩清扫垃圾
- ·东兴住建局
- ·广西东兴市地税首季组织税收收入近2亿
- ·东兴边检站“检查员相册”丰富警营文化
- ·东兴检验检疫局为越南重症病人提供快捷通关服务
- ·“蓝色梦田”孕育灵魂力量——东兴市现代特色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纪事
- ·广西打造中越边境新文化旅游线 东兴演艺剧场启动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阮钰婷
- ·东兴市春节黄金周客运旅客2.23万人次
- ·东兴市红木产业园
- ·专家组对冲撞中越友谊大桥的抽沙船实施切割拆除
- ·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到东兴考察
- ·中国警方在东兴口岸移交7名被拐“越南新娘”
- ·国家发改委西部司领导到东兴调研
- ·东兴市国税局强化“营改增”纳税辅导
-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晓钦调研东兴试验区建设
- ·东兴口岸迎来暑假出境游高峰
- ·东兴“情满北仑河”征文掀高潮
- ·东兴市社会保险登记
东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居广西第一
2013年,东兴市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文明和谐试验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粮食生产总量2.46吨,完成目标任务101%,全市粮食实现五连增;农林渔牧总产值连年增长, 2013年总产值20.5亿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10542元,增长13.8%,连续六年居全区第一。
特色优势产业成效突出。打造“红姑娘”红薯、皇帝橘、兰花、石斛等特色种植业,创农业品牌,农业明显增效,2013年特色种植业总产值达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以上。特色养殖业有林下养鸡、红树林蛋鸭养殖等,总量稳中有升,2013年,全年水产养殖面积达78345亩,水产品总产量实现12万吨,总产值13.3亿元,增长8%。林下经济发展壮大,2013年以来,全市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等面积7.88万亩,共收入9000万元以上,共惠及林农3.4万人,建成初具规模的河洲顺泽花卉种植基地等8个;建成林下初具规模的鑫祥野生动物养殖等基地15个。
休闲农业经济繁荣发展。以“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特色乡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重点,建设平丰村雨林红石谷景区、五一生态休闲旅游等休闲农业景点及“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休闲农业景点38个,农民从业人数达1万多人,带动农户3500多户,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新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2013年,涌现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及万元村屯和示范户。全市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65家,新增10家,发展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共有10多家,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家。全市发展科技致富示范户150户。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1年的36.6%提高到2013年46.13%,年均增长5%。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猛。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把基地建设与产品加工联系起来,完善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企双赢,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水平。东成农副产品加工厂等18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完成产值28.8亿元,增长2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13来,全市整合资金投入3.5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全市各村组水泥路250多条,里程达3000多公里,实现个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建农村安全人饮工程120处,解决人饮困难3万人;推进一批水利项目建设,完成三面光渠道200多公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9300亩;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83户。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走在全区前列,23个行政村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农村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清产核资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村级“五化十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农事村办”受理事项办结率达到98%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开展政策宣传、走访农户、整治村庄环境、建设长效机制等工作,扎实推进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一个覆盖全市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村屯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整治,村容村貌、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全面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培训农民3万多人,占全市劳动农民的1/2,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引导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旅游服务等,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家庭种养等增加收入;整合并投入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3000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5792人,全市享受农村低保的对象共14265人,发放低保金16.08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