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海陆并举建设“一带一路”衔接门户
- ·一年过手30多亿——看东兴农民项建程玩转跨国金融的惊人创举
- ·东兴市边贸互市税收小幅增长
- ·军民同心 共筑国防——东兴市大力支持海军某部建设
- ·出境注意事项
- ·防城港市商务局到江平镇交东村开展清洁乡村活动
- ·“为官首要是办好迫在眼前的事”——东兴市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小故事
- ·东兴市“信息化网格”搭建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网”
- ·中越警方联手抓获拐卖妇女潜逃21年的越南籍通缉犯
- ·吴利凤:在葡萄种植致富路上探索前行
- ·广西与越南密切电力合作 累计供电超10亿千瓦时
- ·东兴市金源国际城
- ·东兴试验区担起使命快速奔跑
- ·广西东兴口岸2017年出入境旅客近1000万人次
- ·东兴消防成功解救23名因暴雨被困群众
- ·东兴:多办实事好事就是走群众路线
- ·东兴北仑河中学
- ·东兴:“海燕”助涨北仑河(现场播报)
- ·东兴冬种红薯热火朝天
- ·东兴市结合“两个整改”开展专题教育
- ·东兴江平边防派出所成功救助一名轻生男子
- ·东兴地税局
- ·通过东兴口岸出入境旅游的人数剧增
- ·广西边境投入1.5亿完善反走私设施
- ·男子辜负朋友信任借20万只还7万 从福建躲到广西
- ·东兴市京苗幼儿园
- ·北仑河文艺队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冯光莹
- ·中越北仑河二桥建设加速推进 主拱箱将于6月合拢
- ·东兴镇河洲村加快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东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居广西第一
2013年,东兴市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文明和谐试验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粮食生产总量2.46吨,完成目标任务101%,全市粮食实现五连增;农林渔牧总产值连年增长, 2013年总产值20.5亿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10542元,增长13.8%,连续六年居全区第一。
特色优势产业成效突出。打造“红姑娘”红薯、皇帝橘、兰花、石斛等特色种植业,创农业品牌,农业明显增效,2013年特色种植业总产值达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以上。特色养殖业有林下养鸡、红树林蛋鸭养殖等,总量稳中有升,2013年,全年水产养殖面积达78345亩,水产品总产量实现12万吨,总产值13.3亿元,增长8%。林下经济发展壮大,2013年以来,全市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等面积7.88万亩,共收入9000万元以上,共惠及林农3.4万人,建成初具规模的河洲顺泽花卉种植基地等8个;建成林下初具规模的鑫祥野生动物养殖等基地15个。
休闲农业经济繁荣发展。以“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特色乡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重点,建设平丰村雨林红石谷景区、五一生态休闲旅游等休闲农业景点及“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休闲农业景点38个,农民从业人数达1万多人,带动农户3500多户,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新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2013年,涌现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及万元村屯和示范户。全市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65家,新增10家,发展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共有10多家,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家。全市发展科技致富示范户150户。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1年的36.6%提高到2013年46.13%,年均增长5%。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猛。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把基地建设与产品加工联系起来,完善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企双赢,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水平。东成农副产品加工厂等18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完成产值28.8亿元,增长2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13来,全市整合资金投入3.5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全市各村组水泥路250多条,里程达3000多公里,实现个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建农村安全人饮工程120处,解决人饮困难3万人;推进一批水利项目建设,完成三面光渠道200多公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9300亩;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83户。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走在全区前列,23个行政村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农村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清产核资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村级“五化十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农事村办”受理事项办结率达到98%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开展政策宣传、走访农户、整治村庄环境、建设长效机制等工作,扎实推进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一个覆盖全市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村屯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整治,村容村貌、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全面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培训农民3万多人,占全市劳动农民的1/2,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引导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旅游服务等,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家庭种养等增加收入;整合并投入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3000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5792人,全市享受农村低保的对象共14265人,发放低保金16.08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