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又称迪独岛、季托夫岛:解锁下龙湾的宝藏景点,深度体验世界遗产喀斯特地貌海湾地区绝美景色
- 越南旅行怕踩坑?这几个实用软件人手必备,轻松搞定语言、交通和美食!
- 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游览边境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路线启动
- 中越青少年学生在东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
-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防城港渔万派出所铲除零散赌窝,收缴赌博游戏机一批
- ·16~17日防城港市将遇入冬以来最冷天气
- ·黄文龙副市长简历和工作分工
- ·防城港市委2017年第一轮巡察完成进驻
- ·“防城港市新闻网”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
- ·防城港成为百余万人“十一”黄金周旅游目的地
- ·看上思解贫
- ·防城港市边海防委员会办公室
- ·国庆假期防城港市民喜到西湾沙滩放风筝
- ·防城港永友俱乐部获水上救助技能比赛冠军
- ·防城港警方2小时查扣无牌电动车125辆
- ·世界杯来了!
- ·打造中国-东盟艺术交流新平台
- ·第二届港城卫士书画作品海选开始
- ·防城港市野人谷篝火晚会“嗨”翻天
- ·防城港市恢复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 ·今冬明春全市计划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65亿元
- ·防城港各位新车主请注意, 6月20日起,机动车号牌将50选1
- ·防城港上思县发挥自身优势 持续发力保全年目标
- ·防城35千伏主网实现环网供电
- ·和狡猾钻车老鼠的较量
- ·春季农资打假见闻
- ·防城港市“春风行动”提供8000多个岗位 技术工仍难求
- ·春运首日 防城港北站到发旅客2779人次
- ·广西武钢物流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 ·港口区新农合实现村镇全覆盖
- ·宜居还数防城港,更多外省人移居防城港
- ·全域防城港”描绘城乡建设蓝图
- ·防城港市国资委电话
- ·海世通 通四海
防城区那梭镇返乡青年真情演绎“爸爸去哪儿”
去年,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风靡全国。节目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五个明星老爸的教育方式和萌娃们的天真活泼,也让我们正面被冷落的亲子教育。在现代生活中,农村许多父母为了生计将孩子留在家中,自己外出务工,赚更多的钱给孩子更好的未来。与其他父母不同,防城区那梭镇平木村村民易景宽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易景宽生活的轨迹很寻常。年少时外出广东一家鞋厂打工,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拼搏,终于爬到了厂长的位置,一当就是七年。
“以前我工作的那家鞋厂效益很不错,二〇〇几年的时候老板给我的月工资就有六七千元,那时候算是很高的工资了。”易景宽说。
“既然广东的发展很好,待遇也不错,为何回村里开鞋厂呢?”听到记者的疑问,易景宽毫不犹豫地说,一是为了创业,但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待在孩子的身边,教育好孩子。
当年,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让孩子能有机会到更好的学校求学,在生下大儿子后,易景宽和妻子就把儿子留在了村里给老人抚养,夫妻俩专心在外打工,一晃就是10年。“大儿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基础知识很差,又不肯认真学习,老师跟我说没办法教好了,有要放弃的意思。”说起大儿子以前的状况,易景宽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真正让易景宽坚定返乡的决心是发生在朋友身上的一件事。那时他到越南洽谈生意,遇到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朋友有一个10多岁儿子,孩子不认真学习,经常逃课去网吧,为了让孩子“转回正道”,朋友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还亲自到网吧把孩子找回来要亲自教,可是孩子并不领情。“那孩子冷冷地问她:‘现在知道要陪我了?之前的那么多年你干什么去了?’这事真的敲醒了我,趁着我儿子还可以挽救,我要回来自己教。”
2011年,易景宽回到平木村,创办了一家鞋厂,在给村里人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方便教育儿子。
10年的空白并非一夕可以填补。刚开始的时候,儿子并不习惯爸爸妈妈在身边,依然我行我素。面对儿子的疏离,易景宽采用慢慢感化的方式,从小事关心儿子,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渐渐地,易景宽的儿子有了转变。“现在我儿子比以前好了很多,上了初中以后一直当班长。”说起大儿子的变化,易景宽的脸上多了许多自豪。“幸好我回来得快点。”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易景宽的鞋厂也渐渐走上了正轨,活也越来越多。“一个月销售额大概有七八万吧。”鞋厂经济上升的同时,易景宽也不忘回馈社会。经过协商,今年1月,易景宽开办的鞋厂与“十姐妹”达成协议,鞋厂改为“十姐妹爱心鞋面加工厂”,优先招聘“十姐妹”成员,并且每年拿出一万元作为“十姐妹”做好事的后盾资金,而且不设上限额度。在谈及鞋厂收入的时候,易景宽坦言,由于配套不完善等原因,鞋厂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算钱的话,现在的收入还比不上打工呢。”易景宽笑道,“但在我看来,陪在儿子身边,看着他健康成长,比赚钱更重要。”
易景宽还透露,下一步,他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向“十姐妹”学习,回馈社会,为儿子做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