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五洲筑梦—海外华侨华人防城港(东兴)联谊大会在东兴举行!
- ·东兴扶贫基础设施项目等进展顺利
- ·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构设置
- ·东兴市马路镇开展“美丽马路”自学自比活动
- ·东兴市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苏琪岚
- ·东兴办理登记越籍自然人经营户355户
- ·2013东兴红木文化节即将开幕
- ·服务中国—东盟跨境物流 广西首个“无轨火车站”落户东兴
- ·广西东兴试验区争当沿边开发开放排头兵
- ·东兴冲榄工业园正式开工
- ·东兴集中约谈各镇书记和市直单位负责人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跨越大道工程项目施工繁忙
- ·东兴市江平镇边防民警开展休渔期法制宣传
- ·东兴试验区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全面推行
- ·台风过后的东兴老街
- ·北投杯2013中越“同唱友谊歌”东兴赛区决赛即将举行
- ·东兴中越北仑河公路二桥开工建设
- ·东兴市积极推进旅游厕所建设
- ·大清国1号界碑吸引众多游客、学生等前来参观
- ·东兴消防大队组织学校师生开展“火患随手拍”活动
- ·东兴农商行正式开办外汇业务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廖渝涛
- ·东兴市法院铁拳打黑除恶获荣誉
- ·东兴出了个业余“黄健翔”
- ·东兴中国“西部特区”阔步走来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西行”采访团探访东兴
- ·中共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作委员会召开201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
- ·东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入围全国50强
- ·中越边境游 边城多线路多 东兴口岸边境旅游成热点
京族文化 尽在京族博物馆
初到东兴,我还陶醉于一路上的边境繁荣美景。然而,当我来到这座具有规模的东兴市京族生态博物馆的时候,却让我颇有感触:这块方寸之地,清晰记录着京族——这个海洋民族的历史痕迹。
东兴京族博物馆位于东兴市江平镇氵万尾京岛风景名胜区,面积3000平方米,通过京族人衣食住行等器物展示,让游人能更直观地了解京族的生产生活。在众多的展品中,京族服饰简单却最抢眼。京族服饰朴素无华,以方便劳作。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袒胸束腰,衣袖较窄。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京族人擅养蚕,因此以前的服装都以蚕丝为主。
“以前我们的服装就是用丝绸、用蚕丝做成丝绸的布料,现在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了,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布料,但大家还是更喜欢穿丝绸做成的服装。”京族博物馆讲解员杨俐介绍说。
在博物馆内,我看到了京族文字,叫喃字,又叫“字喃”,京族祖先为书写自己的语言,借用汉字、仿照汉字字形,创造出这种方块字,常用在京族歌本和宗教典籍中。直到50年前,京族人仍在歌本和宗教典籍中使用喃字。但随着时代变迁,使用喃字的人越来越少,只有七八十岁的个别老人能懂得其书写、读音及用意。为了让京族人能够了解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东兴市成立了京族学校,专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语言学习。
京族世世代代以海洋为伴。传统的渔业生产是过去京族主要的生计方式,在长期的渔业实践中,他们形成了什么样的捕捞方式?又创造了哪些独特的捕捞工具?虾灯是京族近海养殖的设备,历史悠久。在黄昏时分点灯,利用虾的趋光性,引虾入网,这样就可轻松捕到虾了。除了利用光,聪明的京族渔民还想到了利用声音来捕鱼,他们把贝壳串起来,拉动着贝壳,利用贝壳发出来的声响把鱼赶进鱼笼。如今,方便实用的现代化劳作工具逐渐取代了古老的农具,比如以前最常见的京族踩高跷捕鱼,现在只能在表演中见到了, “高跷”也逐渐淡出渔民的生活,走进博物馆供人观赏。
“新时代,我们抓虾不使用高跷了,现在就只有我们这几个还在坚持保持我们的民族传统,这个高跷只有我们坚持走哦。”氵万尾村渔民苏明海说。
可喜的是,在京族博物馆,我见到了一种非但没有没落,反而正在逐渐绽放光彩的藏品——京族独弦琴。它是京族地区独有的民间弹弦乐器。结构简单,演奏手法却很独特,琴声也美妙动听,是京族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2010年5月,独弦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独弦琴只有一根弦,以大竹管为琴体,构造简单,发音醇厚,音色清澈,优美动听。不过,要想弹奏出美妙音乐,并不简单。独弦琴能够普及得益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琴师对独弦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安置拾音器,连接扩大器,由音箱将琴音传输出去,这种独弦琴又被称为电声独弦琴。电声独弦琴在保持原有民族乐器特色的基础上,可以弹奏器乐独奏曲、民歌伴奏曲、流行歌曲等。
2012年8月,东兴市文体广电局办起了免费培训班,义务授课,目前已经成功培养了近40名成熟的独弦琴乐手。
“因为独弦琴现在已经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嘛,我们办这个班之前,会弹的人比较少,我们现在就是想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小朋友会弹,并与外界进步文化交流活动,这样京族文化就不会失传了。”东兴市独弦琴培训基地赵霞老师说。
时过境迁,博物馆里展示的事物再美好,也会被尘封、束之高阁,淡出历史,只有像独弦琴那样,走出博物馆,不断与外界接触,不断地演绎京族美的曲子,才会日久弥香,让京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谭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