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九东兴市屏峰雨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八交东滨海红树林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七万鹤山滨海湿地公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六京岛风景名胜区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五东兴市胡志明亭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四大清国五号界碑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三中越北仑河大桥
- 东兴市旅游景区之二东兴口岸景区
- 东兴旅游景区之一东兴城区
- 国门城市,旭日东兴
- 东兴市设立多个“首个” 促使中越互通更便利
- 东兴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跨国医疗彰显人文关怀
- 东兴市:文体旅手牵手 共塑国门城市的“诗和远方”
- 境内外媒体代表在广西东兴感受国门风情
- 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边境国门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兴市举行
- 2025年东兴书香周“走读东兴”主题活动举办
- 东兴市人民政府召开东兴口岸“五个指定监管场地”专题推介会
- 东兴市召开聚焦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 桂林心之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桂林河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东兴证券等12家过会公司有望本周获批文
- ·东兴交警大队到马路镇开展交通安全下乡宣传活动
- ·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广西站东兴公开赛雨中狂飙
- ·东兴市两公司获评2016年“广西进出口质量诚信企业”称号
- ·东兴一幼儿园老师用贝壳作画 引发众网友围观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王若玟
- ·江平镇氵万尾村委会新购6辆三轮保洁电动车
- ·广西边境投入1.5亿完善反走私设施
- ·东兴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锋区
- ·东兴市红木文化产业园项目
- ·广西东兴边检站为外籍“返工人员”提供优质边检服务
- ·东兴金滩中越篝火晚会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黄明慧、何宋宜、王宣文
- ·东兴市常用电话,东兴市电话薄
- ·东兴将全面恢复中越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
- ·东兴法院铁拳打黑除恶成效显著 集体个人双获荣誉
- ·东兴市为寄宿制学校安装了路灯及庭院灯
- ·中国东兴 越南芒街中青年干部联合集训
- ·东兴市实验学校
- ·《东兴市土地志》正式出版发行
- ·东兴市党政机关干部职工无偿献血
- ·东兴口岸2018年度出入境人数破1000万人次
- ·东兴市松柏中学
- ·东兴市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
- ·东兴边检站为病重客人开通“绿色通道”
- ·东兴市行政服务中心消防办事指南
- ·东兴消防合力解救“被困”汽车
- ·东兴市:专业合作社“孵”出“致富蛋”
- ·踏入国门好温暖——东兴边检站优质服务境外返乡旅客
- ·东兴市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清理整顿行动
东兴:“边贸+加工”蓬勃发展
东兴市跨境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十大类跨境加工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31亿元。图为江平工业园区东林工业制造公司织布车间一角。
7月20日,在东兴市保通冷冻食品公司货场,一辆辆冷链卡车正在紧张装卸,几个小时后,加工完成的冷冻海产品将运往世界各地。保通的生产原料中,有40%通过边民互市贸易获得。
这是近年来东兴市依托边境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跨境加工产业的一个缩影。该市按照“边境贸易+跨境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实施贸工互动战略,重点发展十大类(年产值超10亿元)的跨境加工制造产业(以下简称“双十产业”)。今年1至6月,该市双十产业企业(项目)数从去年的48家增加到目前的80家,已完成工业总产值3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7.6%。
1、“边贸+加工”模式显成效
“选择在东兴建厂,是因为这里特殊的区位优势。”东兴保通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陈世辉告诉记者,东兴毗邻越南,边贸发达,当本地海鲜出产淡季时,越南海鲜可作为重要的补充,工厂40%的原料来自越南。这些原料主要通过互市贸易的方式进入,保通与当地10多个边民互助组合作,利用边民互市贸易8000元免税额的优惠政策,获取相对廉价的越南海鲜。
海鲜进入工厂后,经过分拣、清洗、速冻等一系列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和日本、韩国及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通过落地加工这个过程,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了。”陈世辉说,受益于落地加工的各项优惠政策,保通2015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今年预计可达5亿元。
位于江平工业园的东林工业制造公司,也将服装生产线放在了东兴。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跨境劳务合作政策,工厂获得越南劳动力,利用互市贸易的便利条件,利于产品在越南打开销路,这都为企业发展跨境加工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和政策环境。
特色跨境加工业的发展,不仅利于企业,也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以保通为例,其通过养殖基地间接带动超过1000名农民致富,通过互市贸易,使2000多名边民介入产业链,获得收益,通过雇佣当地工人,可提供超过300个就业岗位等。
2、跨境加工企业遍地开花
保通和东林的发展,是东兴“边贸+加工”模式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兴市的特色跨境加工业充分激发了互市贸易和实体工业活力。截至今年6月底,双十产业企业(项目)数从去年的48家增加到今年的8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1亿元;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由去年1560个增加到今年的3000个,同比增长92.3%。东兴边贸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经验在全区复制推广。
目前,东兴市围绕自贸区(东兴核心区)“1+5”工业产业园区布局,以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工园区为中心,辐射带动江平海产品加工示范区、冲榄食品药品制造生态园、松柏牛轭岭红木产业园、北投国际边贸中心海产品加工园、黄沙水物流加工园等产业园区发展,打造了一批跨境加工产业集群。产业品种从海产品、红木、建材等几个传统类别发展到十大类跨境加工制造,工业总产值从去年的25亿元预计增加到今年的60亿元。
此外,通过实施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的“落地加工合法化、通关便利化、成本最低化、落地加工企业优先化、贸工互动效益最大化”等五化措施,有效畅通了互市商品进口通道,解决工业加工原材料进口,以及成品出口问题。
3、出实招破解发展“瓶颈”
随着特色跨境加工产业规模扩大,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如用地、融资、税收、通关便利化等。目前,东兴市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在解决通关便利化方面,该市发挥互市商品落地加工领导小组作用,围绕“五化”措施,积极协调联检部门,开设试点企业通关“绿色通道”;积极协调税务部门,理顺税收环节互市进口商品完税基价以及收购环节抵税问题。
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上,该市设立市本级工业发展基金5亿元,全面规范中小工业企业信贷引导资金管理,加大对全市中小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力争2016年为企业融资3亿元以上。
在争取企业优惠政策方面,该市积极对接物价、供电等部门,落实自治区支持试验区建设的有关农产品初加工用水用电享受农业水价电价的优惠政策,并向上级部门争取下放境外劳工审批权,合理降低中介收费。
为了扩大跨境加工产业,该市还成立招商小组,到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开展招商工作,主要引进水产加工、轻纺针织、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粮油等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同时健全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准入评估、竣工验收、违约退出制度和项目服务机制。预计5年内引进项目4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