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首日东兴出境游超千人
- ·东兴市获得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实现“七连冠”
- ·东兴市桃园幼儿园
- ·中越北仑河二桥启用近一月 东兴口岸货物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 ·东兴—芒街跨境合作法律服务首次现身中越博览会
- ·阮世仁:在东兴圆“越南制造”梦
- ·东兴出入境国庆黄金周办证过万创历史新高
- ·防东高速公路年底将建成使用
- ·东兴市那漏村
- ·东兴试验区要打造沿边开发开放升级版
- ·2017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在越南芒街市开幕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合作区(东兴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 ·东兴市召开巡视工作反馈大会
- ·东兴市落实低保制度让群众受益
- ·东兴试验区免税商城启动 每天每人可享受8000元免税额度
- ·东兴市开启医保“一站式”服务模式
- ·广西防城港:国庆黄金周 边防官兵日均挽回陷滩私家车10辆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货币政策司领导到东兴调研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 ·“贸工互动”迈上发展快车道——2013东兴市工业发展走笔
- ·东兴凭身份证几分钟即可办理赴越南旅游
- ·东兴试验区开启开发开放建设政企合作新模式
- ·东兴口岸中国-东盟优惠协定项下商品减免税款大增近4成
- ·广西东兴:打击走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 ·东兴试验区担起使命快速奔跑
- ·北仑河二桥中越双方“同步施工”
- ·东兴以人才促电子商务发展
- ·东兴中越北仑河二桥加紧施工 今年10月将建成
- ·东兴边检站开展“平安和谐口岸金点子”征集活动
- ·东兴边防检查站积极服务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
- ·东兴边检站无缝对接救助境外游病危旅客
东兴法院创新形式持续推进普法工作
“大姐,法律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如果被拖欠工钱,可以找法官帮你,这是我们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的地址和电话!”近日,在一个秋意渐浓的早晨,位于中越界河北仑河畔的东兴口岸,正值刚热闹起来的时刻,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人民法院的法官早早来到这里,向中越两国边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将法律送到国门边上。
这是东兴法院在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自“六五”普法以来,东兴法院积极创新普法形式,立足边境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辖区群众需求,将一份份“法制大餐”送到群众身边,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普法氛围。
“双语”法庭——边民普法“大本营”
“王老板,你与吴老板签订了买卖合同,现在不能如期交货,按合同法规定,接受定金的一方违约,是要加倍偿还定金的。”2015年7月,在位于东兴互市贸易区的特别巡回法庭中,法官吴琴正在熟练地切换中文、越南语两种语言,为中越边民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2015年2月初,越南芒街的吴老板向东兴市的王老板交付了一笔定金,预订一批玩具,并签订买卖合同,约定于2015年5月底交货,但王老板一直迟迟没有将货发给吴老板。吴老板来到特别巡回法庭,请求法官为他主持公道。
“我就收了3万元定金,现在我要还6万元?”王老板在调解过程中一直神色淡定,听到法官这样说,开始有点儿紧张了。
最终,经过法官的悉心说理与耐心释法,为了维护自己在边贸市场的声誉,王老板答应加倍将定金偿还给吴老板。“自己违的约自己买单,法官真是给我上了一课!”王老板走出法庭的时候说道。
特别巡回法庭自2014年3月成立以来,专门为两国边民化解贸易纠纷,受到了边民的认可。同时,为增进边民法律意识,引导边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东兴法院充分发挥特别巡回法庭位于东兴边贸互市区的优势,将法庭打造为面向边民普法的“大本营”。法庭坚持把普法贯穿于调解过程中,争取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方”,并通过设立“送法进互市贸易区”流动宣传车、中越双语法制宣传栏等方式,不断在边民心中播撒法制的种子,让法治观念在边民心中生根发芽。
“第三方力量”——判后答疑 “智囊团”
“何律师把法律解释得很清楚,我也明白了我需承担的责任,对于法院的判决,我服判!”2015年8月,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被告刘某对法院的判决存在困惑,来到法院想进行申诉。为消除刘某的心中的疑惑,东兴法院邀请了当地的资深律师来到法院,对该案的判决进行专业而又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刘某心服口服地离开法院。
一起案件审理完后,加强对当事人的法制宣传,对保障群众的合法知情权,提升司法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东兴法院一直高度重视判后答疑工作,将判后答疑作为开展普法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更好推动此项工作开展,该院积极引入多种“第三方”社会力量,如律师、人民监督员、行业专家等,建立起“第三方人选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邀请相关人士协助开展判后答疑工作。
“律师是法律方面的专家,能对判决的法律依据作出专业解释,满足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并且律师的身份相对中立,更容易获取当事人的信任,从而使判后答疑工作更加有效,提升息诉服判率。”东兴法院院长李云鹏介绍。
据悉,2013年以来,东兴法院引入“第三方力量”协助开展判后答疑工作共计200余次。
京族“哈哥”“哈妹”——“特聘”普法小使者
“哈哥在这里提醒大家,大学生暑期实习,用人单位是不能向实习生收取任何费用的!”2015年8月10日,关注东兴法院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收到了该院的“微信快报”。打开一看,“哈哥哈妹普法小讲堂”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法律知识——大学生假期参与社会实习防诈骗指南。
“哈哥”“哈妹”这两个身着京族服饰的本土卡通形象,是东兴法院从2015年7月开始“特聘”的“普法小使者”,作为该院的法制宣传“代言人”,以亲民、接地气的形象,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在“哈哥哈妹普法小讲堂”中可以看到,可爱的京族“哈哥”“哈妹”戴上了眼镜,拿着教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法律知识、诉讼常识等,一改法院从前严肃、平铺直诉的普法方式,用东兴人民备感亲切的本土京族形象,将深奥的法律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一下拉近了群众与法院之间的距离。
近两年来,东兴法院积极利用微博、微信、阳光司法网等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打造“双微一网”格局,特别于2015年将公众微信平台作为“普法阵地”,不断创新微信平台内容,每周精心编辑图文并茂的“微信快报”向群众推送,将普法知识送到群众“手中”,更传递到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