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报,他订了26年
- ·5月20日广州至防城港高铁开通 教你订购高铁票
- ·防城港青年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防城港市物流协会正式成立
- ·防城港市部署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 ·防城港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红姑娘”下乡展身姿
- ·防城港:落实环保督察整改 还百姓青山绿水
- ·2014年簕山古渔村“与浪共舞”观潮节7月12日隆重来袭
- ·环北部湾自行车公开赛9月11日将迎来防城港站比赛
- ·江山半岛美丽蜕变 八方有凤来仪
- ·防城区举办“心仪广西•中国东盟旅游第一站”手机客户端(APP)推介会
- ·第一季度防城港市逾2000人次献血
- ·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话
- ·双十一来袭,邮政人员支招助网购
- ·一男子在东兴抢劫的哥50元被判1年4个月
- ·中越两国代表在北仑河口投放鱼虾苗超4100万尾
- ·防城港核电项目进展情况介绍
- ·防城港历史沿革
- ·低温天气导致光坡镇热带水果“全军覆没”
- ·防城港:边海经济带活力迸发 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 ·五一假期:两天半26.6万游客涌入防城港江山半岛
- ·防城港:“文化有缘” 花开边海城
- ·广西开展整治党员干部纵酒行为专项行动 严禁党员干部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酗酒
- ·防城港六一12.7万游客挤满白浪滩 防城港旅游业助推城市发展
- ·防城港市工业迅猛发展探秘系列报道之三
- ·上思民族特色产业示范园凸显“土”色效应
- ·防城港市2014年春风行动明日启动
- ·1.21364亿!全市畜牧业的积累基本随风而去
- ·企业台风中受损可享受税前扣除政策
防城港港口区再次突击行动,打造“生态乡村”示范品牌
近日,无论走在港口区的城镇、乡村、社区或旅游景点,不时出现感人的一幕: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一群戴着袖套、草帽的人,在阳光下挥汗如雨,埋头苦干,清理门前屋后、水沟、树底的垃圾。这些人群里,有机关干部、群众、业主等。他们的行为同时感染了周边的很多人,当地群众、放假的学生也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乡村”建设的工作中来。
“不要往车窗外扔垃圾,喝完的矿泉水瓶要放到垃圾箱里,在路上见有纸屑要主动捡起来……”在港口区第三小学门前,放学的小朋友一边自觉地捡起地上的垃圾,一边告诉笔者。
按照港口区“生态乡村”的建设规划,今年该区着力打造“三带两区”( 沿海生态示范带:光坡镇至企沙镇企沙半岛东面沿海村屯;生态旅游示范带:企沙镇簕山古渔村、大东沙、光坡镇红沙村、沙螺寮村等旅游景点;公路沿线示范带:沙企一级路沿线乡村、沙企旧路沿线乡村、环岛公路沿线乡村、铁路沿线乡村。综合发展示范区:企沙工业园、大西南工业园周边村屯;生态产业示范区:光坡镇绿色天成基地、莲雾种植基地、满福蔬菜基地、光坡镇“小八黑”农业生态示范园等现代农业特色种植基地示范点,红沙万亩蚝排、栏冲海水养殖基地等现代海水养殖示范点),以点线面结合,打造“生态乡村”示范品牌,振兴边海旅游经济。
该区首先通过学习借鉴桂林阳朔县“生态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港口区建设“生态乡村”的路子。
对于“生态乡村”建设的工作,区委书记梁宗勇近日在该区常委会上提出“七强”要求:强责任,强整改,强主体,强投入,强宣传,强制度,强督查。并在近期再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大行动,统一聘请160名保洁员,分配到各镇街,由镇街主要领导带队,利用5到10天的时间,把每一个需要清理的角落都清理干净。要求全民行动起来,养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确保“生态乡村”常态化。同时要求,镇街、社区干部,深入村屯,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做好垃圾收集等保洁工作,并制订村规民约。
港口区是边海地区,五一节期间,在簕山、红沙等知名旅游景点,游人如潮。这给“生态乡村”工作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但是,游客走后,海滩、村道洁净如初。企沙镇负责“生态乡村”工作的陈健宁告诉笔者:“这段时间以来,分片干部每天都要下村检查指导,特别是在旅游景区,假日增加安排有保洁员,穿梭在游客中,确保景区环境清洁。在村头巷尾,安排钩机、铲车、人工等清理陈年垃圾。确保清洁工作不反弹。”
五一节期间,笔者正好也来到簕山古渔村,游人如织,许多游客带着家人和小孩,起初还有些不文明的游客随手扔垃圾,但看到保洁员们在太阳底下辛苦劳作时,他们大多都自觉地把垃圾放到桶里。
出租车司机杨师傅告诉笔者,这些天,不仅本地群众,就连外地旅客也深受“生态乡村”建设氛围的影响,老烟民们上车便问有没有烟灰缸,要是没有,他们也自觉地把烟头掐灭包好,下车后再扔到垃圾箱。“清理、维护、洁净、美丽、文明、宜居”这些“生态乡村”的宣传词语,渐渐地印在当地干部群众及外地游客的脑子里。
通过干部职工带头集中清理整治大行动,促成合力,扩大影响,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提高社会参与度,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让“清洁乡村”第一阶段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为第二阶段“生态乡村”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下一步工作,该区乡村办主任邓创造告诉笔者,将抓住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效,趁热打铁,努力把促进“三化”( 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建设,并把“三化”建设与生产、生活、生态结合起来,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丰富的边海文化资源,乡村休闲旅游和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力争实现“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互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