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防城港市4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获授牌
- ·防城港市消防支队“桥兄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防城港市委领导高度肯定国际海上龙舟节安保工作
- ·防城区边贸出口同比增长1860%
- ·防城港市组团参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
- ·防城港市整治旅游市场 迎接旺季到来
- ·电六江综治二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 ·防城边检站开展处置口岸群体性事件演练
- ·市商务局大“烧”年末促销“火”
- ·防城港:落实环保督察整改 还百姓青山绿水
- ·防城港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稳中有升
- ·防城港上思:十万大山变身林海雪原
- ·上思县举办民俗斗鸡比赛
- ·老编老记走进大项目 实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 ·港口区:唱采茶宣传“诚信计生”
- ·海世通 通四海
- ·防城区引进社会资源在伯南公园建成了水上乐园
- ·防城港世界风情步行街内灯火辉煌
-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今年防城港市旅游工作重点
- ·“风吹稻浪泛金波”的梯田美景——百马梯田
- ·百年老校展新貌
- ·牛贩子为解气举报同伙偷牛结果自己也坐牢
- ·“郑米特”的圩情民意
- ·五一假期:两天半26.6万游客涌入防城港江山半岛
- ·我市组团参加第五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
- ·港口区逾千户独生子女家庭喜领保健费
- ·儿子要“跳楼”老爸只顾喝酒不闻不问
- ·乡村休闲游受市民青睐
- ·自治区召开纠风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电视电话会
- ·防城港“加快防城港支线机场规划建设和边境旅游发展”
“就业保险”让失地失海农民无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土地、海洋无疑是许多当地“依山傍海”群众赖以生存的“地利”,没了“地利”他们怎么办?
“还有‘人和’!”这是市人社部门给出的答案。
随着项目用地用海规模不断扩大,失地失海农民转产增收面临新的挑战,他们要求解除后顾之忧,实现稳定就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这一矛盾,市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解决失地失海农民安置和就业保障列入十大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实际,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妥善解决失地失海农民转产就业安置,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兴业。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开展失地失海农民技能培训32场2601人次,依托大型企业建设技能培训基地18个,开展就业招聘活动22场,失地失海农民新增创业就业约3400人。
出台意见方案为失地失海农民提供政策保障
为了做好我市失地失海农民安置和就业保障工作,市人社部门会同市咨询委开展失地失海农民课题研究,为制定出台失地失海农民就业安置政策提供依据;分别召开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各类企业及就业联席成员单位等8大类人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当前失地失海农民在就业中所处的外部经济、社会、政策等环境及存在的问题,掌握他们的就业需求……
在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市人社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制定出台了《2014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工作实施方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考核细则》、《关于做好农民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还与相关部门商议拟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农民工工作方案》。同时实施“六个一批”工作措施,即组建一批三产服务队、组织一批就业帮扶队伍、落实一批优惠政策、搭建一批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培训基地、开展一批劳动技能展示活动以扩大和稳定失地失海农民就业创业。
就业培训为失地失海农民打开“翅膀”
就业培训,主要强调针对性。根据被征地农民就业意向引导他们参加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培训、鉴定、职介、就业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引导支持区内外各类职业院校和定点培训机构与我市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和稳定性。
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我市还正在构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网的公共就业信息平台,为失地失海农民提供优质就业信息服务。
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失海失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为促进失地失海农民转移就业,我市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各类企业(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岗位及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期满人员就业,对企业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按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给予3个月的工资性补助。
我市人社部门以建立企业及个人的供求信息库,通过网络信息发布、定点(社区)定期举办小型招聘会、组织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把岗位送到村屯等形式,加大对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力度,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建立协调企业的用工机制,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地失地失海农民。今年8月28日举办专场招聘会,3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进一步解决失地失海农民子女就业问题。
就业专项资金为失海失地农民打通康庄路
2008年以来,我市加大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将他们纳入扶助政策享受对象,鼓励安置期满的重大项目公益性岗位人员自主创业。
为促进被征地农民公益性岗位人员自主创业,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凡自主创业就业的,一次性给予3个月工资作为创业资金的支持,目前已发放创业补贴专项资金35万元。截至2014年7月底,已有113人申请辞去公益性岗位自主创业。按每人3个月的工资补贴标准,已兑现创业补贴资金共计39.792万元。
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创业的,市人社部门进行跟踪回访,帮扶创业者解决创业所面临的难题,做好后期的帮扶服务工作。
出台帮扶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就业专项资金,这些为失地失海农民上了“就业保险”。